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忍過當下,再回頭看時,就覺得沒什麼了
至於怎麼忍,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在之前有段時間,我以為負債的愛是沒有利息的
現在想想,我又錯了

愛原來是一種高利貸,借出去,是要利息的
當我們看著那利息成長出的龐大利潤時,會急切的想收回
一旦發現收不回時,就會開始痛苦,因為我們負債了
而這個利息,叫作思念

愈是執著於這張借據,愈收不回時就更難受
這世上有太多人緊緊握著那張借據不放,徒受折磨罷了
那借據的溫度很高,到了會灼傷的地步
可惜,這熾熱的溫度,燒的不是你的手,而是你的心
至於有多嚴重,就看你執著多久了

對於人,我又產生一種新的觀點,這次把人分成三類:點、線、面
但這線與面,未必是直的或是平的,它可以是彎曲的
至於點則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就不用考慮
而人生走的路,就是由這些各式各樣的點、線、面去積分出來的
雖然未必滿意,但畢竟是自己走出的,不應該有任何埋怨

由點所積分出的,是一條線
由線所積分出的,是一個面
由面所積分出的,是一個立體
至於怎麼決定哪些人是屬於點、線、面,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世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屬於面
少部份的在線,至於點,那又是極少數中的少數

不管是哪一種,都在這個三維空間佔了一個位置
相互產生交集同時,都會留下那麼一道痕跡

這三種人,點所積出的線,它的自由度最高,線其次,最後是面
當面積久了成為一個立體的存在時,很難轉出另一方向的路
因為想要轉彎的同時,張力會緊緊的抓著不放
往往做了很多努力,卻發現沒有絲毫的動搖
在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做白功」的現象

相較於面,最為自由的就是點了
可塑性也是最高的,因為它的張力是最小的
想怎麼轉彎,就算是瞬間的折點都可以產生
不像立體,在轉彎的時還有一個緩衝的弧度存在
而線,則中介於兩者之間的性質

線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向來,介於中間的事物,總含有曖昧的意味
但也是一種彈性的表現,可也是種不高不低的缺點

前面也提到,屬於面的人是最不自由的
會和別人相遇、相知,一切都是別人找上你
也就是說,面與面會相接,是因為有點或線從中牽的緣份
但一定是全部嗎?這倒未必,畢竟沒什麼東西是一定的

可以的話,我會在某個立體上加上一道註解:「易趁虛而入。」
在我的點所積出的線上,我卻找不到一個適合的註解
因為有太多選擇了,卻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囊括全部的選項
太難了,那就像從全世界的人中,找出一個能代表全世界的人一樣
什麼註解都能下,但卻不是整體的註解

傷痕累累的天真靈魂,早已不承認還有什麼神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