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把手握緊,裡面什麼都沒有。」

今天開始看「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
其實應該要算是昨天才對,如果預告有算的話
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居然可以把這麼可怕的生物做的那麼可愛
在我眼中,「妹妹」一直都是一種怪物,血盆大口那種
所以我一直覺得這部動畫讓我想說: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開始恢復看動畫的日子後,吃飯都變得有趣多了
突然覺得,或許吃飯才是配角,主菜是動畫才對
發覺還是回到自己一個人的感覺還是比較好
不過這跟「自我感覺良好」沒什麼關係就是了

可以的話,我也要那種很可愛、很傲嬌,不過沒血緣的妹妹
然後我也想被她找去「人生相談」一下,感覺好像還不錯
雖然故事中的男主角並不是這麼覺得
沒辦法,這就是局內人和局外人截然不同的感覺
或許哪天當我在故事中的時候,我會比男主角更受不了他妹妹才是
當然,一切都只是或許而已,通常這個或許的機率低到破表就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文章前面做類似開卷詞的東西
在文末又加上結尾詞,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現在就很難改了
但還是有沒寫的時候,通常是忘記的成份居多,而且很接近百分之百
至於確切數字是多少,我想應該是九十九點九循環

而九十九點九循環和一百中間並不存在任何數值,所以數學上說它就是一百
也就是,當A無限趨近於B時,數學稱「A等於B」
而檞寄生提到:當喜歡無限趨近於愛時,那份喜歡便成了愛
那麼過度親密的異性朋友,會因為一直親密下去而成為戀人嗎

同樣的東西,我想延伸到「永遠」這個詞彙
是不是約定的年限越久,就越接近「永遠」
到底多久才稱得是趨近於永遠
就算是地球,雖活了四十多億年,還不就只是個可數的數字
用一天為單位做積分的話,要積多久才會有一個「永遠」?

真希望有人能快點跳出來阻止我再用科學寫文學
連我自己都快看不下去了,可惜自己總是無法阻止自己
腦袋就像有個translator一樣,輸入是科學,輸出是文學
不過重點是我研究該做的translator卻連個搞頭都沒有
希望腦袋的資料庫可以直接呈現在電腦,然後可以自由的增刪修查

大概是最近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吧
才會藉由抒寫文字試著釋放自己潛在的壓力
不過說有釋放,其實那都是騙人的
哪有可能隨便寫個幾百個字,壓力就可以一掃而空的
所以說這種話的人通常在敷衍而已,只是不想讓人過度擔心罷了

「把手打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