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知道有或沒有的人,必然清楚所有或所沒有的事物」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拿風箏來比喻交男女朋友的故事
它說,有男女朋友的人,就像在放風箏,而自己是放風箏的人
當你放啊放的,看到空中有著更好的風箏,就用另一隻手又放一隻風箏
為了不讓這兩隻風箏纏在一起,必須有良好的操控技巧
可是單手操縱風箏,終究是會疲憊的
於是,很有可能一時不察,兩隻風箏就都飛走了
抑或是纏在一起掉落了

我把幾百字的故事縮減到用幾行文字呈現
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應該是一目了然
而它又告訴我們什麼?就是「一次只放一個風箏就好」
當然,這是那個故事的結論,不是我自己的
還好只是看故事,所以不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感想
如果是看paper,教授一定會說:「那你自己的結論是什麼?」

這兩天我又回溯到一個問題點了
就是「有沒有愛」的問題
因為我發現,要回答「有」或「沒有」這樣的答案
必須先清楚對象是什麼,以及該特質為何
所以以前我一直都說「我沒有愛」,這句話代表著我知道愛是什麼
但實際上我並不明白,因此現在只能回答「我不懂愛」

那為什麼又回溯到這個問題點上
原因在於看到「天降之物」裡面的人造天使—Chaos的問題
她說:「在我腦中並沒有愛這個程式,所以我不知道愛是什麼。」
我想了又想,的確如此

每次重新審視過去的觀點時,總是發現過去的想法有很多錯誤
於是逐步的修正自己以前所設下的定義以及理論
就像一顆原石經過琢磨之後,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雖然說我所做的假設未必能成為真理,但至少有一定的正確性

每天都看著別人盯著電腦螢幕看Facebook
我是不懂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至少對我來說很無聊
只是偶爾上去看看別人寫了些什麼東西
不過說實話,真的沒什麼值得一看的內容
想要在那種地方看到名言錦句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當然我也沒有要求說一定要多麼優雅的文字
只是想看到一些熟悉的文字而已
至於什麼樣的文字叫熟悉,一時間我也說不上來
大概就是會讓我有種「好久不見」的感覺吧

今天看到小六寫了這麼一句話:「老是裝做無所謂的樣子但其實心裡比誰都還在意。」
隱約有種諷刺的意謂,於是我感覺被刺到了
雖然被刺到了,我還是習慣表現得更無所謂的模樣
因此,我在那句話上回了一段話,作為此篇的結尾

「謂,不就是把話吃到胃裡嗎,而那些話消化後的養份都到心裡去了。
我想『無所謂』應該是這樣。」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