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如果人生是個Macro,那麼人就會是個Preprocessor去展開那個Macro。」

人終其一生都有其追求的目標
只是追求的目標不同而已
有的有形,有些無形
有人想幸福安穩過一生,有人要富有一輩子
世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人呢

比較奇特的是,有人一生所追求的是自己這輩子最不可能親近的事物
就像某些因為病症而無法在太陽底下生活的人們,想要站在陽光下仰望它
明知道那樣的溫暖只會灼傷自己的身軀,心裏卻還是如此的希冀著
而那小小的願望卻只能潛藏在深處,不能表達出來

資工念越久,會發現科技真的很像人生
這邊的人生,指的不是一條路,而是一種規則
越是深入,就會發現很多科技的應用和人生沒兩樣
或許你會把上面說的話歸類到「科技的人性化」
可是,那和我想陳述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所以我會經常拿自己所學的東西來和人生結合
寫出一堆沒什麼人看得懂的理論
要是真的有人看懂那些,那大概跟我一樣是非常怪異的人吧
畢竟我總是做著一些沒什麼人會認同的事情

近來,自言自語的次數變多了呢
而且大多的內容都是大叔等級的
這樣算是一種改變嗎?
如果是,那是變好還是變糟糕了?
這種答案,還是要從觀看的角度來分析吧

常在想,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對我是重要的
是我放在書櫃的那些收藏品,還是身邊的人群
還是放在我主機裡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我的論文
老實說,很多時候我真的不知道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對我是重要的
有什麼東西是我一輩子都不願意捨棄,也割捨不斷的

人啊,走的路多了,背上所背負的就更沈重了
大多都是道德、責任之類的無形重擔
可以拋棄的話,不知道有多快活呢
但,這可是要臉皮極端的厚才有辦法做得到的呢
或許責任我可以放的下,但是道德卻是一輩子也捨棄不了的東西

所以說,道德對我才是最重要的嗎?抱歉,我也不知道
與其說是道德,不如說我自己有那麼一套準則
而那套準則才是支撐我一路走到現在的支柱
尤其在銀魂裡面,最常提到的就是自己的支柱—「靈魂」這東西
若是違背了支撐自己的準則,即便每日挺直腰桿行走,靈魂卻早已攔腰折斷

致力於自己此生所無法親近的存在,而日漸乾枯的心靈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再次獲得滋潤?
抑或,即便是獲得了滋潤,乾枯的心靈就能重生嗎?

新八:「在不該苟且偷生的地方苟且偷生了,就算活下來了,我的靈魂也會死的!」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