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怎樣去寫一封信
一封應該寄,卻又寄不出去的信

充斥著太多的矛盾心理
應該與不應該之間,取決於瞬息萬變的想法
思量了一個車站的時間,我還是沒有答案
因為在真正做事的前一秒,我自己都不知道會做出什麼
總之,我是一個沒有計畫的規劃者

在一個車站的時間
我將手中的車票握爛了
越是不想放手,越是握緊,卻也越是不甘心
走出車站,頭髮散亂、下巴依稀留著鬍渣
多久沒有整理儀容了,老實說我也忘了
下次整理大概農曆過年後了吧,我是這樣跟我媽說的

在車上,看著平交道上的火車行駛
我在想,下個禮拜還是會搭這班車回來吧
然後下次回來大概又是現在這樣的情緒吧
打開手機,開始根據印象中的旋律,輸入音符
那是對我而言唯一一首的「安魂曲」

話說,我培育的黃金葛,已經越長越大株了
但是較老的葉片,卻都枯黃凋零
它是我從小養到大的,而我也只養過這一種植物
我喜歡就這樣一路走到底,不想去改變什麼

我還在想
這封信的開頭,是「抱歉」,還是「對不起」好些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