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惜,是珍惜、惜字如金、還是惜別?」

我想,應該是各佔三十三個百分點,最後一個百分點留給未知
人生之所以有趣,就有趣在那一個未知的百分點
畢竟,已知的東西又有什麼樂趣呢?
已知只是圖個安穩,但卻會失去突發的刺激感

我漸漸能體會那種「往事歷歷在目,卻人事已非」的感覺
不管是一兩年內的,或是更久遠的那些
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跑出來,深怕我忘了那些回憶一樣
正因為如此,所以對於過去的一切反倒一點都沒忘過

不過也有人說,苦過的記憶印象會特別深刻
可是我對苦的記憶似乎沒有多少,倒是一些無謂的小事記得很清楚
每個人對於記憶這件事情應該都不太一樣
應該說,選擇的著重點不同才對

最近一部很熱門的電視劇結束了,是「我可能不會愛你」
我剛好就看到那麼最後一集,也就那麼一集
然後在戲劇結束後,網路上到處充斥著對那部戲的感想
再不然就是「我的大仁哥在哪?」、「我也好想有一個大仁哥」之類的語句

而且我覺得這部戲女性的感想數遠大於男性的
不過說實話,其實女性在任何偶像劇的感想數通常都遠大於男性
不過這部戲在我眼中,也還是一般的偶像劇而已
只是把場景從小時候拉到長大成年,最後還是個都會愛情故事

那再去看看另一部熱門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這部,我斷斷續續看的,因為那時候人在Seminar
就在一邊恍神聽著台上的演講者報告,一邊恍神看著前面的人帶筆電來看電影
我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看完那部戲

這算是一部求學時的青澀戀情吧
之所以會受歡迎,我想是觸發了不少人青澀年代的回憶吧
不過對我而言,依舊是一部無感的電影
這部戲對我而言,只有一個地方讓我驚豔,就是最後我看到了全聯先生
除此之外,對我來說是一無所有

結果兩部在台灣最火紅的戲劇被我說得一文不值,我想一定很多人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對,我是什麼都不懂
相對的,你們也根本不懂我想表達什麼
我想說的是,人之所以會為此感動,是因為他曾有這樣的感觸
當這樣的熟悉再次重現在眼前時,一定是心有慼慼焉,不是嗎
可是我並沒有被這樣的戲劇勾起過任何的感觸,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這樣,對我難道不是一無所有嗎?

那麼一定會有人想問:「那你對什麼戲劇感觸最深?」
這個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從過去的文章找到答案
我可以再回答一次:「書的話是檞寄生,電影是Lost in translation。」
可是相對的,有一部分的人看過一定會覺得相當無聊
因為你沒有這樣的過去,當然不會有什麼感觸,自然就什麼都不懂

對我而言,他們呈現在我眼前的,是「迷失」
迷失這件事,我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
每次發生的時候都是那樣的無助,可是我並沒有電影或是書中來的幸運
我必須自己一個人去面對,然後找到「出口」

說是「出口」,其實不過就是一條自己想走的路而已
在多次迷失後我得到一個結論,想要逃離迷失,只要邁出第一步就行了
不管那一步是前進還是後退,至少不要停止不動

「女性最好的化妝就是笑容。」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