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男人啊,被什麼淋濕都無所謂,但被女人的眼淚淋濕,就免了吧。」

記得很久以前,電影「中華英雄」裡面
在最終對決,無敵輸給了英雄
無敵問:「為什麼我什麼都拋棄了,卻沒有辦法打倒你。」
英雄回答:「正因為你什麼都放棄了,才會敗給我。」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
越是心無罣礙,才更應該能在任何情況下發揮最大的實力
而無敵殺了自己的同門、師父、親人,也捨棄一切的情感
但卻敗了一個心中有牽掛的人,那時候我真的不是很明白為什麼
即便是到前天,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有牽掛、有情感的人會戰勝捨棄一切的人
現在,似乎稍微明白一點了

人,會有朋友、親人、情感的存在
這些也同時包含著正面和負面的兩類
而擁有好的,更代表著也必須去背負壞的
我說,所有東西都是兩面刃,能救人的刀,也能殺人

而「背負」這個行為,通常是伴隨著痛苦
因此,有些人的懦弱,選擇了逃避
既無擁有,也無須背負
試想,一個懦弱的人又如何談變強這件事?

可是即便是想通了這件事情,我還是會選擇拋棄一切的那條路
因為我是一個膽小懦弱的人,我沒有勇氣去背負些什麼
於是我常常將自己定位在「局外人」
只要不和任何事情扯上邊,自然就不會多牽掛或背負些什麼

不過,另一個說法是,我一旦介入了,就會到結束才離開
那也是為什麼我寧可被人認為懦弱,也不願插手管任何事情
人,有時候就是會去背負一些與自己外表不相稱的稱號

「如果要我準備讓你上吊的繩子,那就免了。
不過要是換成將你從萬丈深淵拉上來的繩子,要多少條我都會準備妥當的。」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七月一號,我和一個MADAO相遇了。」
「七月三號,我開始了MADAO的觀察日記。」
「七月二十一號,MADAO說要給他酒他才活的下去。」
「七月二十五號,陸續給了MADAO很多酒,但卻都從眼睛流了出來。」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出色的溫柔武士
即便那是一個虛構的存在,也是相當動人
哪個童話不是虛構的呢?可哪個孩子在小時候不是深深相信呢
人長大了,總不能在看童話了,該看一下這個世界了
而這個故事,是從一個小孩的觀察日記開始的

MADAO是一種長鬍子帶著太陽眼鏡的生物
基本上不去上班,整天就待在公園裏
那個小孩利用了這個暑假,觀察一個MADAO的成長狀況
而MADAO對小孩的要求只有一個:「酒」
只是,小孩為什麼要觀察一名MADAO呢?
因為小孩在MADAO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

小孩從家中偷了酒出來,交給了MADAO
MADAO立即打開酒瓶,大口大口的往嘴裡倒去
不管給他多少酒,他還是一句話都不說
只是一邊喝著酒,一邊用著很悲傷的眼神看著前方

就這樣,小孩一連好幾天都用酒去灌溉MADAO
某天,他看到MADAO喝下去的酒從眼睛流了出來
就問說:「為什麼喝下去的酒要從眼睛流出來呢?這樣不是很浪費?」
MADAO回答:「…抱歉,不會了,再也不會了…」
然後MADAO還是用著很悲傷的眼神看著前方

當MADAO振作起來的時候,並答應小孩再也不喝酒
在面試工作時,見到了那個小孩的父親
那個父親也是一名MADAO,後來被小孩的母親所捨棄了
現在的他也想重新振作,回到他們母子身邊

而MADAO呢?他有什麼樣的立場去那對母子身邊?沒有
所以他假裝喝醉酒,故意搞砸了這場面試,而讓那位想重新振作的父親得到了工作
而這位父親也順利的回到那對母子身邊,並提到面試時有人喝酒丟了工作機會

當MADAO和小孩再次相會時,又是在公園裡面
MADAO拿著酒杯,問著小孩:「你還有沒有酒可以給我啊?」
小孩很憤怒的回應:「你不是答應我不喝酒了嗎!為什麼要騙我!」
在小孩憤怒呼喊的同時,小孩的母親也硬把小孩拉出公園
最後,小孩這個大聲嘶吼著:

「MADAO並不是MADAO!而是幫我取回重要回憶,比任何人都還要出色溫柔的武士啊!」

MADAO手中的酒杯被一旁遊民搶去喝
而遊民嚐到的卻是白開水的味道,而不是酒
MADAO這麼著呢喃著:

「酒和工作我都不用了,我已經得到很多東西了。」

就這樣,酒又從MADAO眼裡流了出來,那是之前小孩所灌溉的酒
此時的MADAO,早已成熟開花了

「八月二十六號,MADAO終於發芽了。」
「八月二十七號,MADAO再也沒有回來過。」
「八月二十九號,我知道MADAO已經開花了,只是為什麼我會那麼悲傷。」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以為早已放下的重擔,卻不知道何時又將它擔起。」

這是上有哪一個人不喜歡受人注目呢?
就像鮮花一樣,成為人們注視的焦點
而在背後培育那些花的泥土,誰看得見?

通常世人都會選擇當鮮花,當然也有少數人選擇當泥土
而我既不要成為鮮花,也不要成為泥土
而是成為培育鮮花的那些泥土的持有者
泥土並不是自願去培育那些鮮花,而鮮花也未必種植在肥沃的泥土
而是背後的操縱者造就了這一切

這種關係就像經紀公司、藝人、歌迷一樣
經紀公司就是操縱者,藝人則是鮮花,而歌迷是泥土
沒有經紀公司出錢打廣告、做宣傳,就沒有所謂的歌迷
更不可能培育出一個具有好質量的藝人

所以,所謂藝人不過就只是經紀公司一時心血來潮決定培育的
當他決定不要你的話,根本就沒有反駁的機會
在藝人還是種子的時候,就已經被捨棄了

因此,易知足的人就會選擇當泥土
稍微貪心點的,則是當鮮花
而最貪心的,則是那些持有泥土的人
但是我並不會承認我是一名貪心的人
畢竟,我已成「貪婪」

「貪心不足蛇吞象」
我既不是蛇,也吞不了象
我只要成為一把火,一把可以燎原世界的火
讓那火,帶著我的理念向世界各地傳達
與其說是「理念之火」,不如說是「革命之火」會來的恰當些

不知道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昨天全中正大停電,直到半夜十二點才恢復
這期間,我站在學校的馬路上看著月亮
那是元宵的前一天,但已經夠圓了
可是,有些人就是沒辦法圓滿啊
雖然都在預料之中,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而已

「每個人都想當那鮮花受人注目,又有誰注目到培育它的泥土。」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聽到我表哥要結婚的消息,我媽問了我一句話:「你覺得這樣對嗎?」

為什麼我媽要這樣問,其實背後有一點原因
因為表哥的女朋友並沒有被我姑丈所認同,而且採取堅決反對的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表哥還是毅然決然的要結婚,因而我媽問了這種問題
當下我的回答我媽:「你是笨蛋嗎?這哪有什麼對錯之分。」

的確,這種情況根本就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從看的角度和出發點就已經不同了,又哪來對錯的分別
又不是狹義的去定義「一加一等於二」這件事,然後說「一加一等於三」是錯的
還不是只有我媽喜歡問這種問題,而是這世上多數人都很喜歡問
所以這種問題到我手上,我都會先罵對方,然後才告訴他為什麼罵他

你要覺得我罵我媽就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那你就這樣覺得吧,對我無所謂
但是我只是就理論事,人們常常會在做事情的時候摻入個人感情,導致事情有所扭曲
這是我非常討厭的一點,畢竟我還是習慣跟理性一起工作
而上述的那類型的問題,就是摻入了個人情感在裡面才會看不清事實的真相

或許,有人會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的確,所以更應該把自己拉出這個局面,讓自己由外往內看
而不是一開始就把自己困在裡面打轉,轉來轉去不過是個死胡同
不過沒人會聽的,就像大人叫小孩不要玩火是一樣的意思,小孩還不是照玩不誤
若真的聽進的人,那就會先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是否一致,再去考慮更深層的東西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關於女人的三種「性」,它說:

「如果你不性感,那你至少要感性。如果你不感性,那請至少理性。
如果你連理性都沒有了,那麼你這輩子最好還是別嫁人,以免害人害己。」

這句話如果用在我選人的條件的話,那應該會是倒過來的
也就是先理性,再感性,最後才是性感
因為我實在很難想像和一個沒有理性的人溝通會變成什麼樣子
或許就像我媽和我妹的難以溝通吧

其實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很理性的人,而是慢慢的去修正而已
把自己當作一隻充滿Bug的程式,然後積年累月的去修
修到現在已經二十幾年了,我這隻程式才稍微跑得像樣點
不像以前任意給個Input就會跑出意想不到的脾氣出來
修著修著,不知不覺也把情感也修光了

把稜稜角角的自己修得圓滑些
不過用「去刺的玫瑰」來形容自己的話又不太對,玫瑰是用來形容女人的
還是用有稜有角的大石塊來形容比較貼切
從上游一路衝到下游,從大石塊變成了鵝卵石或是細沙
雖然鵝卵石摸起來是不傷手的,但是拿來丟,破壞力還是很驚人的
所以,這樣的我並不代表沒有殺傷力,還是得小心

我還算好的,還能躺在有水流的地方,讓我不斷的磨去那些稜角
有些石頭終其一生都坐臥在沙漠中,風化遠比水流磨去的時間更久
不過這也算好,最可憐的是那些不受風吹,也不受水流的石頭
像是聳立在某些富有家庭中的裝飾水晶,當然我可沒暗示些什麼
上面那句這樣講似乎完全沒有任何說服力,因為我常常隱含些什麼東西在文章裡面

「你的頭上可沒有什麼神明,只有你的志氣而已。」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過去發生什麼,我不想管。」
「現在怎樣,與我無關。」
「未來,不存在。」

沒意外,大概是後天回學校吧
其實不是很想回去工作崗位,尤其放了一陣子的假後
我就是這樣,一旦停下了腳步,就再也跑不起來了
所以才會一直繃緊著神經工作,深怕不能動的那天到來

想像未來的形狀,自以為能捏出個什麼模樣
才發現,無能的人只能被歸類在「想像」而已
至於捏個樣,就交給那些有能力主導這個世界的人們了
人,或許就是這樣漸漸的發現自己的無能,進而延伸出無力感吧

最近在著手寫新的短篇小說,至於會寫多久,要寫些什麼內容
別那麼早問我,我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忙
一忙起來,那大概就沒完沒了,連自己還有小說沒寫這件事都會忘了
但是唯獨吃飯這件事情不會忘記,因為那是生理現象

為什麼突然又想寫小說,老實說完全是湊巧
就在搭車回學校的路上想到的點子,再加上又快接近元宵
就拿元宵來當主題寫個短篇,至於不寫長篇的理由
我只能說:短篇都不見得寫得完了,還談什麼長篇
而且,很久以前就有一個長篇到現在還在斷尾中,我也懶得收尾了
就我現在回頭去看,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作品,只是好笑而已

所寫過的文章中,大概就屬那個斷尾的長篇是一路製造笑點的
而其他的,大概都是悲劇收場比較多
所以我會希望這次的「元宵」能以喜劇收場,畢竟沒有過這種文章
當然只能希望,因為天曉得我會不會又斷尾

剛剛在搜尋以前文章的同時,發現另一篇也是自己寫的文章
有著莫名其妙的笑點,我還挺好奇當初為什麼會有這種梗
大概是那時候把一生的梗都用完了,難怪現在寫文章都只會平鋪直述
沒有一點高潮起伏的文章,看起來也是頗無力的

昨天在家裡得到消息,說表哥四月一號要結婚了
而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很認真的口氣,完全不像開玩笑
這種事情我想大概也沒人會開玩笑吧,我大姑姑也不像是個會開玩笑的人
而這又讓我想起曾經寫了一篇跟愚人節有關的文章
那篇也蠻短的,不過他的名字好像就叫「愚人節」

而那篇是很單純的利用愚人節分手簡訊寫成的短篇
說是短篇,其實還挺奇怪的,因為都在回憶我所認識的人
我這個人很奇怪,總是喜歡在小說裡面穿插自己所生活的環境
然後把自己周圍的一切寫進去
在文章裡頭,似乎我也沒辦法虛構一個不存在的世界

對了,之前曾經提過端貝寫的「骰子」
這兩天才從校刊中找到,不過他是放在側頁,還真讓我好找
我還跑去Facebook問小六才得到的答案,結尾就貼上他寫的那首詩吧

我想把我們的青春
作一次蓄滿力量的跳躍
像一顆骰子
123456
未來不能確定是哪一面
哪一種可能
即使有一些碰撞
令我們受傷
仍可以知道
只要持續前進
路上的顛簸
都是身後的風景

/ 林端貝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有一樣東西我不偷,因為偷了就還不了。」

過年回來,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再過沒幾年,我就要三十歲了呢
總是被長輩說著:「你還小勒。」,到現在已經莫名的長大了
現在去回顧過去的一切,真的就像播電影一樣
把二十幾年份的記憶壓縮在幾分鐘內

最近的夜裡,我常常在想現在的自己
快三十歲了,還是一事無成,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
當然我指的是存在於現實中的一切,而非虛擬的網路世界
這樣的我,到底能做什麼?我開始茫然

當初我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到研究所,卻忘了規劃畢業出來要做什麼
也沒有什麼想要去實現的夢想,就這樣不知所措
如果人生也是MMORPG的話,那個操作我的玩家在想什麼?

常常,學校總是有一堆什麼就業輔導,或是人生規劃什麼的
但是從來沒看過他主動去幫助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
而是被動的等待學生來尋求協助,在台灣,這種機構形同虛設
台灣的學生都是相當被動的,你不主動幫他,他也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的

這個年才開始沒多久,就已經不知道前面該怎麼走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會跟我一樣,還是只有我這樣
不管如何,都不會改變現在迷茫的事實
現在,就像周圍演舞台劇一樣,燈打在身上,而周圍是一片黑暗
舉步維艱,因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踏出腳步
可是,不踏出去就無法前進

很多時候明知道不能這麼做,但當下還是做了
就像現在我明知道不能停下來,卻還是這般的放縱自己是一樣的意思
而且做了就不能再回頭,這也是現實中最大的缺陷
於是一直在衡量不讓自己走錯的路,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不想盲目前進,卻又舉步維艱,兩難的情況常常發生在現實中

再說回來吧,過年回去又是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我一直回答到不想回答,可是還是得一個一個回覆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我沒嘗試過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
因此我不知道那到底有什麼好,可是又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正因為不懂它,所以無法去拿捏衡量

「心都碎了,怎麼還啊?」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