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人常說:「以後就知道了。」,那到底要多以後才會知道?
我也不知道,擲茭杯吧

說到擲茭杯,其實這是一種風險很低的遊戲
因為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會是正杯,其他各佔四分之一
所以真的擲到其餘的二分之一,只能說真的很倒楣
不過就數學來看都只是機率而已,沒什麼好在意的

人啊,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會持續前進著,直到死亡
而前進的過程中,會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道路以及想法
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是拿自己當例子總覺得有些偏袒
但是這也是事實,無法改變的事實

以前我認為無懼於死的人是有一定的勇氣和覺悟的
而最近我卻聽到另一種說法,說那種人其實是很愚蠢的
他說,無懼於死固然是一種勇敢,但是死在不該死的地方就是愚蠢了
可是,到底要怎麼分辨什麼樣的情況死去才是不愚蠢的呢?

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去,所以不敢表達自己的心意
縱使對方對你抱持著同樣的心意,也無法說出口,十四郎就是這樣的人
三葉一直抱著這樣的心意,最後積鬱成疾而死去
我們能說這樣的人愚蠢嗎?抱歉,我沒有辦法

十四郎把她當作是最重要的人,所以不希望她因為自己的死而傷心難過
我只能說「最重要」,而不能說「愛」,因為我不懂
可是三葉卻也是帶著這樣的思念而離開,兩人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女人啊,或許是一種相當「痴」的生物
當然有一部分是「白痴」,有一部分是「痴情」
那男人呢?則是一種很習慣去掩飾的生物
尤其是面對自己即將崩潰的情感,總會試圖找些東西來掩飾情感的潰堤

我知道你想問例子有哪些,很簡單
就像在雨中流淚,讓別人分不清到底是淚水還是雨水
抑或,吃著平常根本不能接受的辣,讓眼淚的流露全部怪罪到辣的刺激上
男人的掩飾,總是相當笨拙的

土方十四郎:「好辣…辣到我都流眼淚了…」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