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就算是神,也有難以承受的痛楚

我發現我的收藏品通常都有一向特點
像是Chobits、最終兵器少女,和現在所看的妖精的旋律
如果有人和我一樣都看過的話,會知道三部共同的特點在哪
不過還是明講出來的好
那就是女主角都具有毀滅世界的力量,而男主角只是個普通人類

女主角們通常都只是希望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而已
卻只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而把愛弄的躲躲藏藏
光是看的人就覺得很辛苦了,更別說實際上在做的人
而這幾部作品,也只有Chobits的結局比較好,最終兵器少女次之
但是這並不是說妖精的旋律結局就很差

我想說的是,他的結局又留給人想像的空間
可是我想看的是一個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結束
因為想像是無止境的,所以就會演變成沒有結果
與其如此,我倒希望由作者來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如果要說可看性的話,妖精的旋律為首,這是毫無疑問的
次之是最終兵器少女,最後才是Chobits
我是一個頗注重漫畫中陳述人性觀點的人
越是表現出一個人的掙扎與矛盾,也才有繼續審視的價值
而妖精的旋律不僅囊括這樣的情感,更包涵人的黑暗
雖然早知道有這樣的存在,但是看見的時候卻還是難免訝異

人是一種很傻的生物,經常想創造出可以毀滅自己的作品
漫畫中的千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實中則是核彈
不管在哪裡,人都會去做出這些毀滅性質的存在
是不是只有擁有「毀滅」的人,才能安心度日

記得沒多久之前,聽到一組很有趣的研究數據
它說,很多莫名其妙拿槍掃射或是拿刀砍人的兇手
通常都是沒有接觸過類似的遊戲或是看過類似的影片
反倒是經常接觸這類東西的人,比較不會做出此類行為
理由呢,它說是沒有一個舒壓的管道造成了在現實生活中做出類似行為

在我的世界沒有神,但是我心中有一個
那是我自己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六年了,這段時間我似乎都忘了曾經這麼沈重過
那個旋律,是安詳還是悲傷呢

六年前,我看了「妖精的旋律」的動畫
一打開,我就開始後悔為什麼要看
但是看完後,我慶幸我有繼續看下去的勇氣
不過換來的是沈重好一陣子代價
只是重複的聽著同一首曲子,試圖做些什麼

這六年間,我可以說是完全忘了,就像失憶一樣
而昨天湊巧又看到那個名字,又讓我把它載下來
不過,這次是連漫畫一起,因為之前並沒有看過漫畫的部份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在台北看到,看封皮的部份看出畫風不是很好
而那個時候也沒閒錢可以收藏,就想說算了

今天明明是期中考,我卻很沒有定力的看了七集
然後抱著「考前沒信心,考完快葛屁」的心情去考試
遇上考題不會解,那大概是考前看漫畫的報應
所以草草寫了一些就交卷,接著趕回去研究室繼續看剩下的部份

前面的部份,大致上都跟動畫演得一樣
只是後面的,就是動畫自己改編,和漫畫就完全不同
動畫是懸而不斷,漫畫則是很明確的給了結尾
懸在那,留給看得人一些想像空間其實也不錯
只是,我對任何事情都要求一個完整的結果

結局來說,應該說是悲傷,或是說本來就是悲傷
只是這樣的感覺可以不斷地重疊,無限制的加成
就算是水彩,再怎樣的顏色調和,最後只會是棕黑色調
可是情感這種東西卻是可以無上限的增長

看完之後,我對「神」的存在產生了疑問
不是我懷疑神的旨意,也不是懷疑神是否存在
而是,這世界有神存在的價值嗎
另一個疑問則是,「創始者」就真的會受到世人景仰嗎

其實,不管神存在與否
只要他不來干預這個世界,只要靜靜的當個旁觀者就好
或許世界就不會這麼亂
可是,神都是人所創造出來的
明知道他是亂源,又為什麼要創造出來呢

「義人之口所擁有深思熟慮的智慧,他的舌將道出公正的判決。」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剪一段日光,解愛情的霜。」

最近腦袋有好多故事
不過還是跟以前一樣,老是片段片段的
沒有一個很完整的架構,這樣讓我沒有寫出來的動力
我想就算完整,大概我也不會動手吧
因為我在猶豫

人一生中會有多少選擇
做出的決定,會影響多少,又會改變多少
然後呢?影響之後又代表了什麼
於是我又開始陷入了生存的意義迷思了

看著一些自以為成熟的國中生寫出的文句
在眼裡竟是覺得如此的幼稚
好像真的以為自己看透了這個社會一樣
再回頭看看那些什麼都不說的人
越是沉默,越是讓人感到些許的無奈

人總是會長大,而伴隨長大的是改變
所以,我應該說我沒有長大嗎
只有外表成熟了,但是內心卻一點改變也沒有
還是說,我在克制自己長大呢

小時候,孩子都會說我要快快長大
長大了,孩子又會說好想回到小時候
人都是希望自己活在不屬於現在的角色裡
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呢
既然活在現在的角色裡,就找出這個角色的樂趣吧

看來,我也是個自以為成熟的孩子
講著一堆自以為成熟的話語

「有愛成人,執著成魔。」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洗澡時突然想到一件議題,關於平行宇宙

誠如我是一名資工系的學生
所以我很愛用和資工有關的知識來看究世界
平行宇宙的成型,會像是一顆樹的資料結構
而且,還是一個m-way的樹

為什麼這樣說
當每一種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在其他生命不變的情況下,每一種生命都會產生一個世界
但是其他生命基本上還是會變動的
所以會再由這個世界,再衍生出更多世界出來

而一個人面臨選擇的時候,也會產生另一個世界出來,也就是分歧
生命越多,所創造出的世界也就隨之變多
所以,所謂的平行世界,指的是在同一層的兄弟節點而已
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也只是單純的在上一層的世界做出不同選擇

這樣的架構,也就是Linux的系統架構
由Init程序最先啟動,由它再喚醒其他的程式
然後不斷地繼續下去,就成了一顆樹
或許人類創造的東西,就是一整個世界的縮影吧

關於縮影,我想世界各地到處都有
一個地區,可能是一整個世界的縮影
一個家庭,可能是一整個國家的縮影
對於縮影的感慨,我想不單單是我個人而已
隨處可見的存在,也一定是隨處可見的悲哀

如果天堂遙不可及,那麼人間哪裡是縮影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我是個不太稱職的菸酒生,有名無實
不過這樣還比較好,我可不希望有實無名,那樣比較慘

老闆一直都很關心我們實驗室的各位,尤其是像我們這種沒有女朋友的
應該說老闆每個人都很關心,只是沒有女朋友的會多關心一點
那一點,就是問你什麼時候要交個女朋友

我們實驗室一直以來都算很好相處
想要格格不入我想都需要技巧,而且是很困難的技巧
老闆也是好到令人不敢想像的好
所以讓我覺得這個「菸酒生」的日子過起來不太像

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另一個自己越來越強烈,然後我就不是我了
那個我是欲望,自身的我是渴望
差別在於,一個會強烈的去追逐,一個只是在一旁等待機會

最近找到了一首歌,一首找了很多年的歌
在PTT上描述的時候,也一度描述錯誤,不過還真虧有人能知道正解
那是很久以前的動畫「爆走獵人」的片尾曲—Mask
為什麼會這麼執著於這首歌,因為那是第一首喜歡的日文歌
還記得同一時間看過得卡通很多,不過現在都沒在播了

對於Mask歌詞裡面所描述的,我不是很清楚
畢竟我不是學日文的,看不懂幾個大字
但至少可以聽得出,那是一種激烈的愛
我不知道有沒有平靜的愛,還是說愛都是激烈的

世人在我眼裡存活的價值越來越低
我根本看不到無能的人活下來的理由是什麼
想要「淨化」世界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就像越長越長的指甲
而那個指甲,卻還是有人會不定期的去修剪
到底是什麼理由,讓我會再去修剪那樣的指甲

「Surrender in my heart . 」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話真的不能隨便說,尤其是當你現在過得非常愉悅的時候
往往一說出口,麻煩就接踵而至
手上有兩個急迫的程式要繳交,就知道我有多深的體悟了

最近聽起了很久以前卡通的配樂,像是聖鬥士星矢
現在看到那個片頭曲,還是會忍不住的喊出「天馬流星拳」
怎麼看還是覺得很熱血,目前還這麼熱血的卡通大概只剩海賊王
不過相較之下,聖鬥士星矢是一種毫無理由從頭到尾的熱血
而海賊王只有在經典畫面出現時,才會熱血一陣子
但是聖鬥士星矢的熱血卻不會讓人感到麻痺,這是一個特點

雖然說聖鬥士開始的故事還不怎麼有特色
可是就會很莫名的一直想看下去,小時候更不用說,那是對英雄的崇拜
對於英雄的崇拜,或許應該說,那是自己的目標才對
看著那些人,總覺得自己以後也應該變成那樣

我想很多人小時候都是這樣子過來的
就算是現在,有著大人的身形,卻還保有小時的目標
雖然就現在看過去,那是一件頗可笑的事情
所以說,現在還抱持的這種想法的大人也很可笑嗎

覺醒和覺悟,兩種差別在哪裡
我覺得是先後次序的關係,先是有了覺悟,才會覺醒
那什麼叫覺悟,什麼又是覺醒
一個大概是痛徹心扉的領悟,另一個則是將這種領悟爆發

上個禮拜放了一段長假
在放假前一天,和學長們去聚餐
結果沒注意到台中客運要配合長假,班車時間做了調整
導致原本九點半的車分成九點和十點半兩班
很不幸的,我在九點十五才發現這件事
就這樣站在站牌其前面等了一個多小時

然後很孩子氣的,在馬路上跑來跑去
單純因為等車很無聊,而不是找死
中間家人還一直打電話問我的車來了沒有
接到我都覺得煩,因為等車就已經等得很不耐了

天氣已經入夏了呢
對他的感覺,就像夏天服飾能夠遮蔽身體的範圍一樣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