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支柱與堡壘是具有依存性的。

我打算用這麼一句話來了結我的三月
因為明天要上課了,平常日是沒有時間打日誌的
所以打算用這篇跟三月說再見

還記得很久以前,我看過那麼一部卡通
劇情就跟現在的卡通差不多,都是為了保護某些東西而戰
比較特別的是,它和美少女戰士一樣,主角是女的
不過劇情都差不多,反正都是那樣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支柱」與「堡壘」的概念
故事的主城,以一名公主作為城的「支柱」
這樣的「支柱」,包涵了實體層面的和精神層面的
而故事的主角們,則是為了守護這樣的支柱,成為了它的「堡壘」

那麼,是先有支柱才有堡壘,對嗎

又回到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或許你認為這句話很明顯是有前者才有後者
但是,把這樣的觀念放到戰爭上面,似乎就變了調
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便是如此
所以我常常覺得我生錯了時代
我應該是個英雄的,只是我在的地方不是沙場

每一個不同的人,都有他最想終老的方式
林一平教授曾經談到,作一個研究者最適合過勞死
而一名戰士,戰死,才是他的歸途

寫到這邊,我發現我有些微的偏題了
不管怎樣,都不影響我想陳述的東西

我正在訓練她不用害怕我,因為我不是野獸
我也正試圖灌輸一些她不知道的東西
或許這樣會扼殺她本有的天真單純
不忍,卻是必要

If you need, I will be .

每個人都有必須要作到的事情
那是對某些人的「承諾」
對我來說,那尤其重要,而且不可拋棄

『那你應該要配眼鏡。』
「可是我覺得很麻煩。」
『現在也已經定型了,就算帶眼鏡也不會再加深了。』
「是嗎?」
『嗯。』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我說你很久沒寫東西了,你說我也是
我說我是因為忙,你說你是懶
不過老實說,忙只是其中一個理由
另一個理由則是每次打開視窗,我就忘了要寫什麼

平常沒有坐在電腦前面的時候
腦袋會不自覺得飄散著很多的文句
然後慢慢的組成一篇有序的短文
不過往往在開啟網誌介面的時候,就通通忘光了
所以導致每次打一篇網誌都是用拼湊方式完成

我常常在想未來的事情,進行我認為應該要做的安排
而你,卻老是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我老是得這樣操心
什麼時候才可以不用擔心,我想應該是沒有那一天才是
畢竟,只有我最瞭解我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算是很懷舊的人
大概每隔一陣子,就會拿出以前的東西出來翻閱
當然指的是可以紀念的東西,而不是參考書
今天翻出了很多以前朋友寫給我的卡片
聖誕節、生日、畢業都有
其中,我還是最喜歡那張「木子京木一旦」

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張上面寫滿了「開心」的卡片
以及一張提及了現在的我無法再去懷念的名字
這兩張卡片,用祝福包著另外的心思
讓我覺得有些許的困惑

時時提醒著自己,不可再犯下當日的錯誤
因為她相信我,而我也答應她
所以我只能對自己耳提面命的一直提醒著
至少,先這樣就好

我發現,好像每次都是要到站了
才會有著說不完的話,然後帶著這樣的遺憾說再見
而我也習慣性的補上一句「小心點」
目送她下車後,我只覺得到下一站的車程很遠
起身,並不是為了讓座,而是坐不住

其實,我想你是知道我的想法的
只是你沒有很明確的表達你的想法,就跟我一樣

前兩天,在我腦海中出現一段有趣的對白:

「你願意作我一陣子的女朋友嗎?」
『……為甚麼是一陣子?』
「因為以後我要娶你啊。」
『…嗯』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剛剛收到Qme的留言
說是有人在我放歌的地方留言給我
想也知道是請我把歌曲寄到他的信箱
不過我卻從來沒有寄過任何一封

最常被留言的,應該是「今宵」和「回心轉意」
而今天被留言的,是「回心轉意」
很久沒有複習這首曲子,趁著有人提醒就拿出來聽
也順便溫習一下MV的部份
後來,我還是覺得布袋戲的詩詞寫的最為實際

「局中笑嘆眾生癡,局外誰人不成狂」

真的是這樣,人都如此
有時候可以從戲裡面看到真實,雖然大都虛假
但是那份真實,用另一種說法叫「現實」
看得到的,真讓人倍感沈重
尤其是心境本來就相當複雜的我

漸漸的,發現很多詩句用閩南語唸起來都特別有感覺
但也散發著特別的愁滋味
那也是為甚麼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布袋戲的原因
雖然現在用動畫取代了以往的操偶技術,這讓我相當失望
但是卻不影響我喜愛著裡面的詩詞

老實說,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不應該存在憂愁
於是辛棄疾就寫了這麼一首詞: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現在,有太多的人都屬於上句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等到真正憂愁的時候,反而「卻道天涼好個秋」
因為,有太多的東西都要等到體驗到,才會發現它的無法言喻

你說得很稀疏平常,卻難掩你心中些微的慌張
會沒事的,我這樣說,希望你也要這樣相信
就像你願意相信我、原諒我一樣
用這樣的想法,再相信一次

『走吧。』我讀著你的唇語
「嗯。」我點點頭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最近除了看書、寫報告、弄專題
還多了一項,叫教課
所以在我教書的同時,我才發現我懂得太少

看到friend修飾詞,再看看用法
怎麼看都是漏洞,怎麼看都不能拿出來實做
結果老師的回應卻是:

你不能因為邀請朋友來家中,就說家裡不安全吧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怎麼想都不對勁
尤其是把這段話放在我的程式碼上面
所以在還沒弄清他真正的用途之前,可能會被列為禁用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把以前沒看的東西補起來
但是發現東西太多,完全不是一時能夠補完的數量
也同時發現很多很有趣的東西,當然也是和科系有關的東西
能讓我產生興趣的,不外乎是文學、資訊、音樂三種
至於其他的,我想大概就沒什麼意義吧,尤其是政治

手中的魔術方塊已經快解體了
從去年生日到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快壽終正寢
但實際上玩它的時間又少於實際得到的時間
比較心疼的是,它莫名奇妙的掉漆了

其實,我一直很擔心的是
是不是給予妳過多的依賴
但是,不給予,我會更捨不得
可是萬一哪一天不小心走散了,那就麻煩了
所以我只好小心翼翼的跟在妳身後
於是我只距離一個轉身的距離

零散式的紀錄著某些東西
是因為腦中已經沒有任何同整過的資料
就像遭過小偷的房子那般的凌亂
只能從既有看到的部份慢慢陳述
表達出一篇不像日記的日記

女為悅己者容
不容,亦是一種容
因此,我也不容了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卿曾說:其實你比較適合讀中文系
但老實說,我對古老的語言沒有什麼興趣

有人說讀理工科的人,就沒有什麼文學上的造詣
其實我以前蠻排斥這句話的,因為我本身就是
但是讀久了之後,發現自己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差勁了
不得不承認理工科讀久了,真的都是文學白痴
我不會寫,但至少我懂得欣賞

晝長夜短的日子又要恢復,表示離潮來了
為什麼說「離潮」,因為夏天是畢業的季節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夏天近了
這樣的寫法,在理工上叫拐彎抹角
文學上,稱之為迂迴

而我呢,則稱這類型的文句為:亂七八糟
既然是亂七八糟,我為什麼還要這樣寫
只能說是國文的造詣變差了,沒有其他的特殊理由

最近很忙,胡思亂想的時間也變多了
不是因為有時間亂想,而是亂想的理由變多了
嗯對,是這樣沒錯
所以哪天看到我自己在傻笑,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不過偶爾還是有例外的,例如打BBS的時候

既然覺得水球不好看,那為什麼還是想要丟我
其實小綠人我又不是沒開,你也很少主動找我
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簡訊來往比較多,你說是吧
還有對於你常常放我鴿子這件事情,我一直耿耿於懷
雖然想起時不會生氣,但就是沒辦法忘記
因為你是第一個敢這樣放我鴿子無數次的人

這篇,比較像日記抒發,也沒有什麼感慨的事情
就單純的紀錄自己想說的某些話
以及別人對我說過得某些話,以及作過得某些事

有些人相處時間不長,卻已經交入心
有些人相處再長,也不過點頭之交
所以我也是會選擇相處得對象的
縱然並不是每一個都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沒事就早點休息吧。」
『你也是。』
這是一種簡單的溫馨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我拿雨傘給你撐。」
『你有帶雨傘?那為什麼剛剛不撐傘。』
原因,以後會一次說齊,再等一下

昨天晚上,莫名的疲倦
trace code到一半,就趴在桌上睡著了
醒來已經九點,就乾脆上床睡覺
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半夜

這幾天身體一直不是很舒服,腸胃怪怪的
每天清醒之後,就開始絞痛
連續兩天,整個人跟青少年的模樣完全扯不上邊
而是一位一隻腳踏入棺材的老人面容

外頭偶爾下著雨,那種偶爾,一下就成滂沱
而平時,則是熱死人不償命的那種
天氣這種東西很難說,就連氣象報告都不見得準
所以,好像也沒有必要去怪罪些什麼

雨天,一直是我喜愛的天氣
那種愛,已成了一種狂熱,一種信仰
阿白說:雨天會莫名的陰沉

六感嘆:大雨不停。
但是對我來說,那是能讓我恢復理性的藥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理性
理性到可以不顧任何情感,只有利益本身
有時候覺得理性隨時會潰堤
一旦潰堤,我將不再是自己
我沒有去想過,說不定那很有趣

發現周圍的事物都在改變
有點超乎我所估算的範圍
應該慶幸世界踏出了我的掌握之中?
還是警告自己,世界已經不再掌握?
有時候,真的挺為難的

專題沒成果
阿摸嚷著要出去玩
橘說要找我單挑魔術方塊
比撥想要一台iPod
我想要一台可以寫程式的Google Phone
於是腦袋打了個死結

把衝動用理性封裝起來,用感性磨去理性的稜角
於是理性成了表面圓滑的物體
殊不知,這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我做了一個夢,一個美夢
因此我半夜驚醒,很奇怪的說法

其實應該在早上印象最深刻的時候,寫下這篇
但是,一旦記得住的夢,就無法忘記
所以至今仍記憶猶新
這個夢最可惜的地方是,我記得太清楚

聽家人說過,我在很小的時候喝過三杯高粱
至於是多小,據說應該是五、六歲附近
而這三杯高粱,我想是用來讓我忘記三件事情的吧
可惜我記憶向來太好,用不到這三杯

為甚麼突然提到高粱
因為我記得太清楚的夢,往往都不曾被實現
於是我寧可忘記今天早上所作的夢,然後等待實現
那對我來說,再好不過
但是現在忘記,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一個什麼樣的夢,如此讓人難以釋懷
那是在火車上,十指交扣的場景
這是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幕,之前和之後,我沒印象了
或是說,選擇性失憶比較恰當
於是我還記得某部動畫的劇場版有那麼一句話:

只要活著,就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到底要活多久,才能看見美好的事情
說不定只能活到五十歲
而美好的事情卻是在五十一歲的時候發生
這樣的理論是不是有點牽強
總之,我並不是很認同這樣的想法

會想到這句話,因為看到了一句話:
Everything we look upon is blest.

多麼希望聽到「摽有梅」這首詩
如果是從她口中念出,想必更是滋味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