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這是我第一次那麼害怕「畢業」這件事情
並不是害怕出社會、當兵
而是別離

可能小時候沒什麼感覺吧
對於畢業這件事情,沒有多大的感觸
國小、國中,其實沒有什麼感覺
高中,算是最沒有任何感觸的畢業

雖然別離這件事情從以前就開始了
但是到現在才體悟,這其實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
以前真的沒什麼感覺,大概是因為都還可以見到面
這次分開,可能就真的見不到了
就這樣一輩子到老,就沒有機會碰面

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居然會怕小小的別離
所以人一旦有了羈絆,就會變得懦弱無能
我從小就有這樣的概念,卻沒想到還是變成這樣
一直以為可以把自己訓練成毫無感情的人
但是六說:那樣就不是人了

恐懼來襲
原來我也會有這樣的時候
不管傷的大小,終究會留下裂痕
而恐懼,就在裂痕中滋長幼苗
一步,一步,往內扎根
總有一天會把我的理性吞噬掉

蟲說他們分手了
六說他很怕寂寞
摸說他有點生氣

一個晚上,我聽了三個人的煩惱
我是煩惱消化機嗎
其實不是,我只是一只垃圾桶
一只只進不出的垃圾桶

靜靜的聽著他們說話、打字
我必須這樣陪著他們,雖然這不是我義務做的
但這卻是我應該做的
只是很可惜,我始終只能把話說給自己聽
雖然我很想告訴你,可是總覺得自己不應該露出脆弱的一面

「人是鐵,飯是鋼」
這是我爺爺所留下來的祖訓
我可以是鐵,但是我卻沒辦法鐵石心腸
於是,我把脆弱留給了文字

她說以前上台報告並不會緊張,但是現在會
她並沒有說清楚是為甚麼,我也不敢多問
有些話,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
我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我們相處的時間不多了
也不知道她是否在意最後的日子

摸說:「那就一直喜歡他,直到我找到下一個喜歡的人」
但是我跟你不一樣,我只能向著一個人

蟲說:「你不知道嗎?我們分手了」
抱歉,我真的不知道,雖然你們又合好了

六說:「我好怕只剩下我一個人」
你放心,我說過至少還有我在

如果分離了,你像名字音同的動物飛走了
那我要到哪去找你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我一直很想聽人家說故事,小六尤甚

或許我寫出來的東西,跟我本人不太相像吧
我這個人就是一板一眼,理性到一種極致
平常可以開玩笑,大剌剌的個性
完全看不出來,會把文字寫的那麼禮貌

但是,我覺得那才是我應該表現出來的
所以平常所呈現的,都是虛偽的應付嗎
不,那是也是我,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我

我有很多個,但最真實的我,只有兩個
一個是渴望閒雲野鶴的平淡生活
一個是期待在死亡中求生存的快感
兩者成了極大的對比,也同時彼此矛盾
但都是最真實,也是最能夠表達「我」的存在

最近,我深深體驗到兩句話的真實性
一句「壯志未酬身先死」
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有著理想,卻只能被迫選擇不甘心的死去
那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一個男兒,從小就被教育成「不能哭」
那麼,當他真正落淚的那一刻
我想那是一種極端的悲傷,無法承受的那一種

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切慢慢消逝
卻都什麼也挽回不了
嘶吼,也只不過是一種掙扎的過程
如果結局已定,掙扎不過是一種戲劇的張力而已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強過即將失去的人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Quartet
無論什麼時候,你只要有事跟我說,我一定優先處理

每次幾乎都是精神很疲倦的時候
準備關掉對外聯絡通訊的時候
就會跑出一封簡訊、一個MSN的即時訊息
就算精神再怎麼疲乏,我還是盡量撐著
因為我知道,你們是無聊、寂寞、或是有事

Trio
為甚麼突然對魔術方塊有興趣?因為那是別人送的禮物

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求師
沒有求快,所以我沒有背什麼公式之類的東西
大部分都是觀察,然後才解,不過僅限於一、二層
到了第三層,那是一種完全看不出規律的
除了背點小公式,我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麼好一點的方法
不過至少,我已經會解三階的了

Duetto
等他上來,我們再出去玩

今天下午一點多,你一個MSN過來說「long time no c」
還好還跟的上潮流,至少看得懂你打什麼
我說最近在幫惡魔寫個小程式,你說你要我寫一個破解密碼的程式
反正你的任性我也不是不懂,就算拒絕你還是會叫我寫
當然,我只能選擇盡量幫你試試看
還有一件事,老實說我對照顧你白痴的同學沒興趣
只因為他是男的

Solo
怎麼了…只剩下伴奏的人了

如果說白頁是別人能夠看得見的
那麼這世上有著太多太多黑頁了
黑頁寫著什麼內容,往往只有當事者自己知道
因為,那是屬於他的過去

為你送上賓克斯的美酒
縱然,我不喝酒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時間真的會讓人遺忘一些事情
可以很明顯的在我身上驗證到

我常常會作一些別人想不到的事情
有時候,做了才發現,那是連我自己也想不到的
就像某天一早起來,我問自己:我為什麼會喜歡她
明明真的很喜歡,居然會在一覺醒來反駁了自己
就這樣想啊想的,想不出為什麼

看著螢幕上的程式,Compile三個多小時還沒結束
有時候讓我不禁懷疑是否已經當機
可惜他沒有,因為畫面上的數據還在跳
我開始後悔為什麼要把東西帶回宿舍處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集滿四個軍訓學分,可以換考預官機會一次」
為了這個理由,我把某個主系選修退掉
不過實際上,那堂主系選修應該也沒什麼內容可言
於是這學期修了兩門的軍訓
剩下的一門選修,就留給下學期再補就好了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很忙
然後停下腳步的時候,卻又不知道在忙什麼
我想應該不只我一個人有這種症狀吧

每次看到青雉,都覺得我和他很像
差就差在,他是漫畫裡的人物,而我是現實存活的人
他有強大的力量去維護他口中的正義,而我沒有
我想,我們共同的特點,除了慵懶之外
就是會給予某些人「改變」的機會

不要去猜他人在想什麼,而是要逼他去想什麼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今天,看完了「穿越時空的情書」
在最後,女主角改變了曾經發生過的「以存在歷史」

當然,這是一部浪漫愛情劇
所以他可以不顧後果的為了愛,改變世界
但是在「蝴蝶效應」一劇中,卻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蝴蝶效應,指的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可能影響鉅大
在電影中,主角在過去彌補了「現在」的遺憾
回到原來的時間之後,發現一切的改變超乎他的想像
於是,他又回到過去,再次彌補這樣的問題
再回來時,卻又產生不同而且更嚴重的事件

不斷的回到過去彌補某些事情,或許當下會覺得是正確的
但是卻沒有考慮到這樣的改變,對未來有什麼影響
可能你阻止了一個人的酒駕,救了駕駛者和路人的生命
而那個駕駛者或是路人,其實是個通緝要犯
沒死,反而死了更多不應該死的人

改變過去真的好嗎,未必
當你彌補了一個缺陷,會伴隨著另一個缺陷的到來
沒有人能夠將世界完全彌補成零缺點的
這樣的作法,產生了一種名為「連鎖反應」的理論

怎麼說
你應該要怪阻止酒駕的人,還是生那個阻止酒駕的人
怪的人,可以永無止境的推下去
不斷地連鎖,當你找到盡頭的時候
你可以直接怪:為什麼要有宇宙的誕生

在連鎖反應的理論下,不去責怪一個人
並不是因為寬宏大量,而是錯不在他身上

一覺醒來,發現我失去了某個感覺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我很習慣在深夜的時候想事情
然後一邊靜靜的聽著很溫馴的曲目
接著蹦出一些不會在清晨出現的胡言亂語
這些個「胡言亂語」,最終都成了故事

很喜歡把身邊周遭的人名拿來撰寫故事
因為有感情、有羈絆,所以寫起來特別有感覺
而將自己寫入故事中,只是體驗現實所沒有的生活而已
有很多的「或許」,往往都只存在於故事中
所以有時候寫久了,就不會想再回到現實

當寫完一個故事之後
我會回頭從新再看的機會不多
因為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
很明顯的,是在國中的時候受了某個作者的荼毒
那是我第一次看他的書
也是那時候決定,要繼續被他的文字迫害下去

那本書,是「檞寄生」
自那時起,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很喜歡拿「菸」做文章
不過我又是個很痛恨菸的人
所以就算寫了,也沒辦法寫得有多有意境
到後來,就漸漸的遠離「菸」這個題目了

從高中生活一路寫到大學生活
利用虛構的情節,配上實際存在的人
一切都是腦中所幻想過的所有可能

而在大學時期,也就是現在
我在一年多前,寫了一個我從未碰過得題材
算是一種「神說」的故事
而這也是我特別喜愛的一篇,卻也寫得漫長
同時也是我放了很多不曾在其他文章表露的想法

如果可以,其實我很希望他能成為電影劇本
或是成為「軒轅劍」這款遊戲的故事腳本
我很希望它能夠被具體化,而不只是單單的文字而已
實際上,所有的畫面,都曾經在腦中跑過
每一個轉折,都常常會讓自己覺得「只有天才才想的出來」

從「青緋」開始
到後來會發現,其實那只不過是個插曲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該有的進度沒有,該看的書沒進展
反倒是又讓自己多想了一些事情

看到蠟筆小新劇場版「戰國大會戰」
接近片尾的一段話,在很久以前的曾經聽過
那段話大概的意思是這樣:

前面的路,是要踏著同伴的屍身而過
如果沒有這樣的覺悟,就轉身離去吧

就算是在戰場上,要踏過同伴的屍身
那也是一件相當殘酷的事情
畢竟,那些都是和自己相處過一段日子的夥伴
所以覺悟並不是一種說的到就做的到的事情

老實說,很難得在蠟筆小新這樣的卡通看到這樣的話
而最近,日本要將這部劇場版拍成真人電影
當然並不是因為這段話,而是因為這是部悲劇
似乎日本人都習慣把電影排成悲劇,是吧
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看到一部日本電影是喜劇收場
至少我個人是這樣沒錯

前兩天,又拿出仙三出來玩
看到某段劇情的時候,覺得有些的奇怪
裡面談到妖類是一種不會自相殘殺的種族
人族與其相比,便顯得相當的冷血無情

而人族不斷地濫殺妖族,認為妖族是不應該存在的
但事實上,人族只是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才這樣做而已
就像現在的人,單純為了保有自己的地位或權勢
不斷迫害他人的存在一樣

有時候覺得,或許人類的存在其實才是最不必要的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