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星期五從台北晶華酒店吃完下午茶回來
有些人覺得還不錯,對我來說,這下午茶真的沒什麼特別好吃的
因為我沒打算直接回板橋,所以我坐Bruce的車一起回公司
車上有Bruce、Sophie、Jack、Stanly和我
我在車上講了一個笑話,一個去年尾牙發生的笑話
正確的說,應該是在尾牙前和尾牙後的蠢事

這件事,已經被Weiting和Peter提過很多次,提到應該已經可以麻木的程度了
所以我自己說起來倒也是挺輕鬆的,當然大家也是笑得很開心
不過Jack補上一句:「人家講得那麼輕鬆,其實心裡在滴血欸。」
的確,應該要麻木的,可是在講得時候心頭還是悶悶的
在加上七月底那件事,我到現在一直都沒辦法釋懷

我還是放不下關於過去的事情,不論事情過去多久
不管這中間發生什麼,我都會覺得是我做錯了什麼,即便真的沒有對或錯的問題

而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我想起了好久之前在BBS的系版上面發生過的事
那時,我貼了一篇文章,至於文章的內容已不可考,我也早忘了
我記得的是,那時Ivy好像有在下面回應一句話,後來我一肚子火,把文章內容全刪了
我不知道回應者背後的表情和心態是什麼,只看見回應的文字,和「我理解」的意思
只留下一句話:「這樣你高興了?」

就像七月底的事情一樣,她看不見我文字背後的表情和情緒
雖然有很多事情自己早就經歷過,可是做事的當下就是想不起那些經驗
而也有很多事情,得自己經歷過,才知道別人經歷時的心情
常常會說自己懂那些感受,沒錯,可是「體驗」和「懂」卻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我現在都盡量不再說那些「看不見表情的言語」,省得傷人又讓自己難受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唸了學士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唸了碩士才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

以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雖然有些貼切,不過那時也只是當笑話看
而事實上我的確也是這麼過來的,不管是念學士還是碩士都一樣
漸漸的我發現,原來這句話不是笑話,是實話

就像在念小學、國中、高中,考試的題目都是有既定的答案存在
只要套入上課的公式,寫出算出的答案,就一定有分數給你
可是我們從來沒去管那些公式背後是怎麼來的,即便老師有講,也從未認真理解
從大學以後,碩士也好博士也好,考的題目都變成申論題
很多題目沒有所謂標準答案,只是單純想看你心中的想法看邏輯是否合理

我們太習慣有一定答案的問題,遇到了沒有一定答案的問題反而不會回答
不是我們變笨了,也不是我們變得什麼都不懂了
而是我們遇到的題目再也沒有所謂「既定的答案」了
但我的答案都有邏輯,而且也合理,但卻往往得不到分數
於是我變得不再喜歡回答任何問題,或是以不知道作為回答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知道答案,而是即使回答了也不會有人滿意
而有時候,連問問題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的答案是什麼

「唸了博士才知道很多事情連教授也不懂。」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天氣一開始冷,我的身體就越容易感到飢餓
相對於夏天那種隨時隨地都有的飽足感,我應該開始像隻熊一樣開始儲糧過冬
就像現在一樣,即便吃過晚餐還是有著強烈的飢餓感
別問我有沒有吃兩個便當,因為我沒有錢

腦中突然一片空白,不知道原本想寫的東西是什麼了
關於腦中空白這件事情,不知道從多早以前開始
是兩個月前?半年前?還是一年多前?
我記不得確切的時間了,只知道這個症狀一直持續了好一陣子

我經常在這提起「心中的大洞」這件事
雖然知道要填滿它,可是我實際的作法卻不是這樣
一開始,我在大洞周圍築起籬笆,那籬笆內只有我一人
我只是呆坐著看著那個大洞,什麼也不做
當有人跨進了籬笆,我會不顧一切的把人趕出去,然後開始築起更堅固、更高的城牆
那圍籬有個名,叫「戒心」

在我呆坐在裡面的時候,我期盼有人能進來
我不期望他能帶我出去,只希望有個人能跟我說話,排遣空虛
可是當人真的進來時,卻又死命的把他趕出去,因為那不是我想等的人
我知道我很挑剔,不管對任何事物上,包括人
我總是有一套我自己的準則在那,沒有將就,也不能將就

那不見底的深淵,只曾聽見風聲,和自己說話的回音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從另外一頭過來

之前,我聽過一種說法,它說:「每個人一生的眼淚數量都是一樣的。」
這讓我想起了千瀨也說過類似的話,只是她說的是心跳數
它後面是這麼說的:「是不是現在多哭些,以後就少難過點?」
如果要我以一個科學的角度去詮釋的話,結論只有一種:「不會」
你要我以不科學的角度去想嗎?這種不科學的想法還是交給你就好了

「滿溢的不只有空虛,還有思念。」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信不信我們早就註定,要一起沿途看風景。」—「心情」

這次,我再來分兩類人,一類是悲觀,另一類則是樂觀
樂觀的人相信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不相信對自己不利的消息
而悲觀,恰好相反

我是悲觀的那種人,總是沒辦法隨意相信任何對自己有利的消息
所以除了親眼看到,或是證實,不然我沒辦法相信
就好比今天要升我的職位,我也要到人事命令頒布的那刻,看到位階的確上升,我才相信
但若是今天是要我走人,那我大概老早就已經在收東西了

入秋了,天稍微涼了
過了中秋,接著就開始期待年底的尾牙了和明年的春節了
可是到底要期待它什麼,正確的說是: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我知道要把心中的大洞給填滿,人生才會滿足和快樂
但不管怎麼填,卻越填越大洞
理論上,我應該相信填洞這件事情是對的,可是執行的結果卻正好相反
所以,是想法沒有錯,但某個環節作法錯了,只是沒人告訴你錯在哪
如果自己一輩子都沒有發現,那就一輩子都填不滿

其實,一個人填不滿,可以再找個人幫忙填
問題是,找得到願意的人嗎?
如果人可以直直的活著,又為什麼要拐彎抹角呢?
那是因為人心沒辦法接受人直直的活著,所以才要拐好幾個彎

「思念已經突破瓶頸,再也無法且走且行。」—「心情」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在看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那麼一則引人注目的標題
點進去看,是一則關於一名老師留給學生的作業
原文是這樣的:

最後の宿題 提出期限な

「幸せになりなさい」

君たちが宿題を出す頃に,おそらく僕は天国にいるでしょう
急いで報告に来るな,ゆっりでええから
いつか面とむかって「幸せになったて」と「きたせてください」
待ってるで

我只看得部份的意思,而看了底下新聞附的翻譯後,感覺跟我想的差不多
不過還是用別人翻譯比較流暢:

「請一定要快樂」

當你們準備繳交這份作業時,我可能已經在天堂了。
別急著趕報告,慢慢來沒關係,
但是有一天,請你們一定要告訴我,「我做到了,我過得非常快樂。」
我會等你們。

我應該慶幸他不是我的老師嗎?因為哪天我去找他的時候一定很難交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忘了「要快樂」這件事情,甚至連怎麼做我都不知道
當我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了這麼多年的同時,也正有著一群人單純只為了生存而努力
從來沒時間去思考「為了活著什麼」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光是活下來就已經相當吃力了

這個作業真的很難啊,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唯一會拿零分的作業吧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