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情者無心是謂青
故,青者心殘

有人問「青」是什麼意思
回答如上,如果你看得見的話
不過應該是不太可能,所以我是寫心酸的
至於為什麼看不到,只能怪我常常在換domain name了

換domain name是一種習慣,一種壞習慣
為了不讓別人可以輕易的找到我紀錄的東西
一種想完全將自己隱藏起來的模式
不過,卻又很矛盾的發布在網路這種公開的地方
期待有人看見,卻又不希望被發現

最近發作的次數頻繁,有點超出我的預料
在這樣下去,真不知道會變成怎樣
我想我會發狂吧,猜的而已

每次回頭發現自己又是獨自一人的時候
就只能轉回頭苦笑一下,繼續往前
因為我沒有理由為任何人、事、物停下腳步
於是,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陪著自己
因此創造了另一個自己

當有著和別人相同興趣的時候,那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畢竟我不可能和別人擁有相同興趣,所以我無法體會那種感覺
說是不可能其實不太對,應該說會持有相同興趣的機率太低
低到幾乎不太可能發生才對,這樣才像一個工學院學生會說的話

習慣強調自己是工學院的學生,就是希望自己不用太有人文素質
不過活越久,發現這樣的想法其實問題頗大
就像蔡智恆是一個工學院的教授,但是他還是寫小說也寫論文
當然,這樣的陳述只是舉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而已

有本書上寫說,用「我」這個字眼會顯得自己很幼稚
老實說我並不知道幼稚在哪裡,當然也不想知道
有些東西看看就好,至於他為什麼這樣寫,他自己知道就好
別人是否認同,從一開始就不是作者應該在意的事情
如果他在意的是認同,那他只不過是被讀者圈養的寵物罷了

在無法分辨方向的黑暗中,我也必須走在最前頭
再危險,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