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每次一發動機車,我的意識好像就被關掉了
腦袋總是一片空白,然後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在騎車
與其說是無意識,不如說我像是一種在螢幕前操作自己騎車
玩過遊戲吧?遊戲就是你操作著某個你創造出來的角色在遊戲世界行動
在騎車的過程中,我就像在螢幕的另一端操作的螢幕這一端的自己
明明我只有一個,而且這是現實,意識和身體不應該是分開的
總之,我想說的是,在騎車的當下,對我是很不真實的
所以有時候越來越分不清什麼時候是現實
就像「全面啟動」那個自殺的妻子,就是分不清什麼是夢,什麼是現實

這一兩個月來,每次從鏡子看到自己,我都在想一個問題:「這誰啊?」
與其說有點不太認識自己,不如說完全不認識鏡中人是誰
覺得很陌生,那個我熟悉的面孔去哪了?
突然有點無助,因為這種問題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這還是人生第一次遇到自己覺得自己不像自己的情況

科學有種說法,說是人的面孔會隨著自己長時間看的面容而變
可是,我並沒有從鏡子那張臉看出來像誰,表示我並沒有改變成任何人
雖然鏡中人看久了,就會覺得原來那是我,可當下第一眼就是不認得
所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火算什麼,人情淺薄是凍,愛情無常是針,
競爭是越見窄的門,責任是天掉的萬斤大石。」-「掛爐」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我知道不被別人拒絕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拒絕別人。」-「東邪西毒」

我發現,在我身上有種莫名其妙的特性
當我越在意或是越喜歡一樣人事物的時候,他就會離我越來越遠
直到當我遺忘他的存在時,才又會慢慢地接近我身邊
可是既然會遺忘,就表示我不再需要。既然不再需要,回來又有什麼用?
我只想簡單的、單純的去珍惜現在所有的就可以了

「我喜歡Pamela。」

承認這件事其實不難,說出來比較困難
一個成熟的人本來就應該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
只是在面對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周遭的一切,是否會對其他人造成傷害
但Vincent是知道的,那天Vincent問過我:「你忘記你上次是怎麼分手的?」
還是那句話,也是去年跟Pamela說過,不過那時該聽這句話的人不是她而已
我說:「沒有小孩子就沒有,就只是多少有些遺憾而已。」

我是喜歡小孩子,可是這並不影響我是否喜歡另一個人
我和另一個人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而小孩子,則是下一代的未來,不是我們的
我們可以很自私,不去管下一代的事
其實我不希望那麼自私,至少在很多事情上面
不過我想,如果只有在這件事情上自私一點,大概沒關係吧
畢竟,這是我個人的私事,跟其他人無關

成熟的人,越是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情感
我是不太會隱藏情緒,但情感還算內行
這樣說並不是想表示我很成熟,只是提醒自己要越來越成熟,不能老像個孩子
平常瘋瘋癲癲的像小朋友就算了,可遇到正經事還是得認真起來

喜歡一個人並沒有錯,討厭一個人也沒有
人總是會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區塊內,也許不是自己束縛自己,而是別人束縛你
可是,你是你,為什麼要讓別人影響你?
會有對與錯,源自於價值觀。從小就我們就接受很多價值觀的灌輸
告訴我們什麼事做了叫對,而什麼叫錯。又教我們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然後我們就被這些價值觀綁架,出不了這個框架
而我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擺脫了價值觀的束縛

我只知道在這個當下,我確定自己喜歡Pamela
僅此而已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你知道嗎,其實辣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

我小時候其實不太能吃辣,後來發現有時候沒有辣還挺不下飯的
於是就慢慢的可以適應稍微高一點的辣度
只是還是沒辦法吃那種非常辣的東西,例如麻辣鍋的湯頭
所以,按照這樣的解釋,是說我比較不怕痛嗎?
如果依照這種邏輯推理,那麼想必天下女性都可以吃辣
畢竟懷孕生子的疼痛可遠遠超過男性的想像

其實誰不怕痛呢?就只是慢慢去習慣而已
只是每個人終究有其忍受的上限,就像吃辣一樣
這是生理的狀況,那心理呢?心理也有其極限嗎?
我不知道,因為我還沒到那個極限的頂點
還記得我說過,一切都是一個圓,當你突破所向極點,所見必然為反向的極點
所以,我還沒到悲傷的極點,自然沒辦法告訴你是否有極限
但是理論上是存在的,只是我想親自到那裡驗證而已

我不知道我會追這個證明題多久
哪天我累了、膩了,或是找到一個讓我停下的理由
那理由是什麼?不知道,遇上了才會明白
就像有人說:「愛情就像碰到鬼。」
也許只有戀愛過,才知道鬼長怎樣

很多過去的事情,就像影子一樣一直在你身後緊追不放,跟鬼一樣
即便我不往後看,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可是對我來說,那些陰影在或不在、看或不看都沒有差別
背後的陰影越大,同時表示著前面的光芒也越強大
最後只是單純變成自己決定面向哪邊而已

我想起了一句話,他說:「結婚總是需要點衝動。」
所以當我思考著到底結婚是對還是錯的時候,我是理性的
而我一直盡可能讓自己處於理性的狀況下,因此會有那樣的思考也是正常
也許哪天我不正常了,那大概就是離婚姻不遠了

「若你依然恐懼,解法唯有化身恐懼。只因恐懼自身不曾恐懼。」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劉禪是不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

工作這幾年來,不少同學和同事都結婚了
結婚該包的禮金,變成了我每年固定的支出,至於數字則不一定
我發現有一個特性,同事都是男性,都是三十多歲才結婚
同學多數都是女生,都在三十歲之前結婚,當然有少數男同學也在這時候結婚

結婚是好事,我曾經嚮往過
但嚮往的並不是有著美好的婚禮,那是女孩子才會有的
我想嚮往的是兩個人美好的生活,偶爾有些爭執,還有養育小孩的日子
直到最近發生了某些事,我開始反思,未來真的會如我所想的只有這樣嗎?

近年來,家母經常因為腰椎痛而到處求醫
也經常痛到哭,整間房子都是她的哭聲,讓我很心煩
也許你會覺得「那是你母親啊」,可是即便如此,我還是停不下這樣的想法
然後每次回去都會看到家父在一旁耐著性子照顧她
而我,只是越來越少回去
我在想,以後萬一結婚,我妻子有了這樣的病痛,我做得到嗎?
也許我會耐不住性子,就逃跑了。跑去哪?我也不知道

最近,聽到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有一個朋友離婚了,而且還是在有兩個小孩子的情況下離婚
詳細的狀況我不清楚,因為我沒問,也不想問
就算知道了也沒辦法當參考,因為他們是他們,我是我,狀況不一樣
果然,在一起是一回事,結了婚在一起又是一回事
結了婚有了小孩在一起,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開始思考,結婚這件事情對我是應該做的嗎?
「東邪西毒」中歐陽鋒說:「可能因為是孤兒,所以我從小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我一直以為我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幫助別人和自己
如今看來,我做的事,幫助自己才是真正的,而幫助別人,只是順手
就算在結婚這件事,我第一個設想的還是自己
這樣看來,對我而言,不結婚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回頭看看一開始的問題
還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過他不想結婚,也不想要有小孩
那時我講了很多理由,那些理由聽起來連我自己都覺得無法拒絕
也許那時的他是真的不懂事,可是我繞了一大圈卻得到他的結論
我開始不太明白,到底是他不懂事,還是我不懂事了

「以前我覺得那句話很重要,因為我覺得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一生一世。
但現在想想,其實說不說都沒什麼分別,因為有些事是會變的。」-「東邪西毒」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