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前兩天看完了「普羅米修斯」,片中最令我喜歡的就是機器人—「David」

人都會有害怕的人事物,害怕的理由有很多
當然,也會有人想成為自己所害怕的目標,就像人們害怕集權者,卻又想成為集權者
David給我就是這樣的感覺,作為對手,他會是最可怕,也是最具挑戰的敵人
但卻也是我最想成為的人,就像寂寞侯一樣,對一切只有利益的權衡,無關情感

而我最欣賞他的特質是—「冷靜」,絕對的冷靜
就像接近片尾的時候,他被抓起來扭斷頭的那瞬間,他也沒有任何恐懼,也沒有表情
即便灌輸情感的知識給他,即便他知道人類在這種情況下該恐懼、會面露恐懼,但他沒有
我在想的是,既然都擁有了情感的知識,為什麼不使用呢?
還是說,只是用來判斷人類在何種情況下會存在哪些情緒而已嗎?

他就像個孩子,但卻是一個很冷靜、學習能力很強又很聽話的孩子
就像在片中只為了想瞭解帶回來的東西是什麼,就拿同行的夥伴直接進行人體實驗
他完全不想後果。正確來說,他很明白後果是什麼,但他根本不在乎
就只是單純的想知道自己帶回來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此而已

有人說:「不知道恐懼的人最可憐。」
恐懼是讓人活下去的最大因素,因為人們總是會避開恐懼的源頭讓自己遠離危險
那不懂恐懼的人呢?就會一步步走向恐懼的源頭,直到死亡,就像片尾的David一樣
差別在於,David不會死而已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突然想起了那天和怡君吃飯時聊到的一件事
那也是Peter和Weiting問過我的問題,那時我答不出來
而那個問題是:「你為什麼喜歡她?」,那時我給怡君的答案是:「因為我膚淺啊。」
接著來提為什麼我會做出這樣的回答

是人,都喜歡追求美的一切,不管是人、是事或是物
就像我經常無法接受同事的project中有一些亂七八糟的code一樣,因為那不美
而人也是一樣,外表總是第一印象,你總不會第一眼就可以看到人的內在
我也不是「男人百分百」中的梅爾吉柏遜,所以我還是只看的到外表
而用女人的說法,用外表來決定一個人,就是膚淺,於是我膚淺

但是在「阿尼瑪」中提到:為什麼人喜歡美的藝術品就是欣賞,喜歡漂亮的人卻是膚淺?
書中的女主角說這很不公平,以前的我也許會覺得不公平
但現在,是否公平似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不管是膚淺,或不是膚淺,也不管是公平,或不公平,都不會改變我就是這樣的事實

「幸福像是自由,有些人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則要拚了命流血爭取。」—王文華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回了一趟台中,再回桃園之後感覺一切都好多了
只是這種「好多了」的感覺能撐多久,我不知道
這就像用化療來治療癌症一樣,或許能根治,或許會更糟
但兩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管你意志再如何堅定,該死就是會死,再多治療都無效
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奇蹟,不過不幸的是,期待從出生那天就被剪斷了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學會面對現實,而不是期盼不存在的奇蹟

這次回台中,看了不少電影
在家裡看了赤壁上、下集,還有無間道,以及和雅卿去看的醉後大丈夫3
赤壁果然不能看,整部看下來,只有把曹操演得最為貼切
至於周瑜和諸葛亮,完全演得亂七八糟,小喬就別提了,那是整部片最悲劇的地方
無間道比赤壁好太多了,而醉後大丈夫完全是娛樂取向
看完「醉後大丈夫」的當下,我只有一個感想:這是美國派吧?

在看過「醉後大丈夫」後,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用來形容我的角色了,就是Allen
但Allen的白目是天生有病所造成的,但他並不知道這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而我的白目也是天生的,不過我是明知道有可能惹毛別人的情況下還是決定要白目的那種
所以,白目已經無法用來形容我了,請用「非常白目」來形容我會比較恰當

然後,這次我在雅卿房間的陽台想到了一段可以用在「元宵」上的劇情
雖然只是一小段的對話,不過想到的時候讓我笑了好一陣子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我把梁靜茹的「會呼吸的痛」和莫文蔚的「外面的世界」聽了一遍
發現這兩首歌描寫得情境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男人做等待,一個是女人做等待

很多事情都不再敢去想,因為期望越大,相對的失落也會越大
尤其越是看到越多事情的真相,對於「想」這件事就越膽怯
所以是當別人在想的時候,我的態度也變成了觀望,並不會參與他們
因為大多數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結果,對於這種「想」,我覺得沒有意義
就像在代工廠中「想要」做出品牌這件事,我已經不再去想了,因為它無法改變

Weiting說我最近看起來一直很開心,我說我怎麼可能開心的起來
雖然他是第一個知道「2014年1月29日提早在2013年7月20日提早到來。」這句意思的人
而他也很清楚我明明就不可能開心的起來,但他還是這樣對我說
越是難過,就要表現的越是開心,不然就會一眼被人看穿

要這樣刻意避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重點在於自然
為什麼要避開?試想一個問題,當你有一個很討厭的人,你會怎麼做?
你一定不想聽到他的聲音或是看到他的人,所以我只能盡力去避免被看到或是被聽到
這很奇怪,明明是討厭人的應該要去避免,現在卻反成了被討厭的人要去躲開

每次下午跑到B1偷閒時,坐在沙發上,抬著頭往上看著
腦中只有一個疑問:「這大雨要下到什麼時候才會停?」
把耳朵摀住不去聽雨聲,把眼睛閉起,不去看雨滴,但卻不代表大雨不存在
即便刻意去躲開什麼,也不代表躲開的東西不存在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If a man could be two places at one time, I'd be with you.
Tomorrow and today, beside you all the way.

If the world should stop revolving spinning slowly down to die,
I'd spend the end with you.And when the world was through.

Then one by one the stars would all go out,
and you and I would simply fly away.

If a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
Then why can't I paint you?
The words will never show.the you I've come to know.
if a face could launch a thousand ships,
Then where am I to go?
There's no one home but you,You're all that's left me too.

And when my love for life is running dry,
You come and pour yourself on me.

If a man could be two places at one time, I'd be with you.
Tomorrow and today, beside you all the way.

If the world should stop revolving spinning slowly down to die,
I'd spend the end with you.And when the world was through.

Then one by one the stars would all go out,
and you and I would simply fly away.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2014年1月29日提早在2013年7月20日提早到來。

其實Weiting之前就這麼說過了:「你應該更早之前就要放棄了。」
可是我一直想著期限還沒到,說什麼也不能就這樣放棄
不過現在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只能這樣做
雖然說對於放棄這件事已經相當習慣了,可是每次要做的時候還是覺得遺憾

從那天開始,我腦袋一直盤旋著一句話,一句蕊說過的話:

「不要讓害怕及憤怒蒙蔽了雙眼。」

這句話一直揮之不去,就只是一直出現
更正確的說,是我一直想起,而不是它一直出現
畢竟東西不會自己動作,而是「什麼」讓東西動作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過去就應該讓它隨時間掩埋,等老了再挖出來當下酒菜

我很喜歡說故事,說一些我看過的故事,說一些別人的故事
但是我不會說自己的故事,因為我的故事太平淡無奇,就像煮菜不放鹽
說到這,就讓我想起一件事情,有人說我用的「比喻」很奇怪
就像上次公司的某個硬體Leader要我幫他忙,他拿了個檔案給我,讓我幫他處理

可是我發現檔案給錯時,他問我檔案是錯哪邊
我說:「這個檔案就像MP3,而我的Tool是Office,你總不可能拿Office播MP3吧?」
後來我把這句話說給其他人聽得時候,他們只說:「你可以再用白話一點嗎?」
我覺得這句話已經很淺顯易懂了,不明白這句話哪裡難懂

「做什麼事一開始都很容易,但是要持續下去是很困難的。」
這件事情以前在小學跑800公尺的時候體會到的
還記得老師當年這麼說過:「如果你沒有一路跑到底,那你之前跑的就全白廢了。」
努力了兩個禮拜,這樣的狀況還得在持續好一陣子,我得繼續努力下去
可是,放棄的念頭卻又開始萌芽

I have no idea, really.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