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看不開,就背著。放不下,就記著。捨不得,就留著。」

某天,我突然眼睛直直的看著鏡子裡的自己
我很驚訝,因為那是我第一次不認得自己的樣子
我看了好久好久,直到我終於認得原來那是我為止
不知道花了多久,只知道那段時間對我來說好漫長
到底是忘了自己長怎樣,還是鏡子出現的面容和我記憶中有所不同?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畢竟我有好一陣子沒好好看自己了

有時,真的想把自己fork另一個自己出來,這樣就不會太孤單
不論想做什麼,都一定有人陪,也一定有人支持
也一定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至少看起來不會那麼形單影隻
不過很可惜,現實就是沒辦法,所以才會自怨自艾

很多問題或是事情,似乎在當下似乎都沒辦法解答
但是當你過些時間,再回頭看的時候就好像簡單多了
或許因為並沒有身處於那個當下,所以一切看起來就簡單許多
可是為什麼人總是沒辦法在當下就能夠理解一切,一定要等到回過頭時才能理解
在往前走的時候,時間還是在過,等到回頭,或許一切都變了
當你理解一切都是誤解時,時間卻也無法回到你誤解的那個當下

「就像當血液流過腦袋的時才會明白,原來紅血球承載的不是氧氣,而是思念。」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I hunger for your love.」

那天在電視上看到張菲的節目,剛好看到曾志偉邀張菲唱「Unchained melody」
當下我以為是張菲以前的歌,後來聽了才知道是第六感生死戀的主題曲
這首歌我找了很久,一直不知道歌名,直到那天才知道
回到宿舍後馬上上網找出來聽,聽了幾個版本,我還是喜歡「Righteous Brothers」的版本
尤其是在唱那兩句「I need your love」的時候,只有動人而已
至於為什麼要唱兩次,套一句PTT常用的話:「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兩次」

我有著很多和三十幾歲人相同的回憶,很多人經常問我到底是哪個年代的人
因為我知道的東西根本跟我出生的年代不太符合,我也不清楚原因,反正就是知道
或許大概是一個外表年輕,內心卻裝著一個老去的靈魂吧
不過這樣說也不合理,因為也很多人說我的行為就跟小孩沒兩樣
所以整合起來,我就是一個擁有比同齡的人更多回憶的小孩子,是這樣吧?

不過與其這樣說,我還是更喜歡自己的說法
我在該成熟的時候成熟,不需要成熟的地方盡情的裝瘋賣傻
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只是真正能懂我的人只有自己
我想多數人都是這樣,只有自己才懂自己
可是行為模組小的人,被別人所瞭解並不困難,只是願不願意花時間而已
相對於行為模組大的人,也是一樣,只是所花得時間更多

那我呢?我把自己歸類在「沒有行為模組」那種
而「沒有行為模組」也是一種行為模組,怎麼說?
就像數學裡零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但它還是一個數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可是正確的說,應該是「沒有固定的行為模組」才對
多數人的行為模組都只有一套,只要看透了,就能正確猜測他接下來的行動
但是我向來沒固定一套,通常都是真正要做的前一刻才決定要怎麼做
有時候則是先做,做了之後才去想怎麼辦,總之,我很亂七八糟

但說自己亂七八糟也不太正確,正確的說應該是這樣
當我發現自己有一定的規律時,我會刻意去破壞這個規律,產生另一種規則
因為如果我自己能發現自己有規律,相對的,只要有人觀察我一定也看得出來
為了不讓別人看出這種規律,我才會在自己發現時破壞它
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固定行為模組的緣故

「I need your love.」—「Unchained melody」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愛一個人,沒愛到難道就會怎麼樣?」

過年那幾天,我和幾個表親去板橋的星據點唱歌
還記得那天點了很多歌,雖然有一些最後都沒有唱到
表哥說我的歌路相當跳tone,這表示我涉獵的範圍很廣嗎?
相較於他們,我點的歌都比較老,至少都有七、八年以上
像是「牽掛」、「忘記你我做不到」、「翅膀」這些
當然也是有點一些新歌,只是我知道的並不多,畢竟也太久沒聽流行歌曲了

今天下午和冠仲小聊了一下,他問我明年結束後要離開嗎?
我說我不知道,就算要離開也沒有目標,但冠仲卻是很篤定的告訴我他要離開
雖然很早之前我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答案
因為我不知道到底離開是好,還是留下來是好
我總是在琢磨在選擇之中,卻忘了時間還是繼續前進

可是有時候我又不是這樣的,我覺得自己很矛盾
為什麼優柔寡斷和果斷善決可以同時出現在我身上?
我知道其實我沒有資格說別人做事不一致,因為我自己做人也不一致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很矛盾,矛盾到讓我覺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尾牙那天,一堆喝酒喝到醉倒的人,最後都是請家裡人來接回去
當然也有人喝了酒發酒瘋,也有人喝酒喝到哭
有人跟我說,他們只是藉著喝酒來抒發壓力、發洩情緒
我還記得我那時的回答,我說:「那我們software壓力最大,因為我們team都不喝酒。」
到現在,我已經覺得我快崩壞了,我甚至搞不清楚到底理性是在支撐我,還是在侵蝕我?

「You only live once.」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