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我在想,我是要多惦記著一個人對我的好,還是回憶起他曾對我的惡呢?」

就拿我父母來說吧,我真的記不得他們以前對我好過什麼,但近幾年稍微有記憶
但是他們對我的壞,不論以前或現在,我一樣也沒忘掉
是我的問題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畢竟這事好像沒有絕對

還記得我這麼說過我的座右銘:「予我以一,還之以百。」
不管你對我好或壞,我都會相同的還你一百倍。當然,這個「百」只是一種誇示
可那人若是對你又好又壞,那該怎麼辦?正負抵銷嗎?
如果情感這東西可以輕易用數學正負抵銷,不知道該有多好
可惜,它就是不行啊

如果不行,那我的理性還要來幹嗎?我的理性不就是用來調解這種問題的嗎?
我開始有這樣的疑惑,因為我發現我的理性已經無法解決關於「心」的一切
或是說從一開始要用理性去分析心,就已經是一種錯誤?

在五月天的「不願讓你一個人」MV故事中,女主角對男主角說:「你什麼都不懂!」
老實說,我也不懂。我不懂女孩最後離開了男孩
男孩給她一個安穩,問她:這不是你要的嗎?女孩卻說: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懂,難道女孩要的不是安穩嗎?那女孩要什麼?
當一個男孩和女孩交往到最後,彼此要的到底是什麼?
男孩願意給的,是一輩子的安穩、照顧以及相伴
女孩呢?我真的不知道,或許是因為我不是女生的關係

我在想,人們總是說著「痛苦」二字,難道痛就一定伴隨著苦嗎?
雖然一路走來的經驗好像都是這樣,可是真的就完全是這樣嗎?
我試著讓自己感覺不到痛,可是好像沒有辦法,因為我在這過程中還是不斷的嚐到苦
不知道痛還有沒有其他味道,如果有的話,真的很想試試

「一個人對你壞,你會忘掉他對你好的一切。事實是不是這樣,只有自己最清楚。」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一思念就撕裂靈魂。」─「不願讓你一個人」

最近開始每天的告訴自己要大膽,要勇敢。這是一種提醒,還是一種催眠?

以前,是拼了命的寫日誌,把所有心情全部寫出來,作發洩
現在,卻是拼了命的隱藏起來,繼續壓抑
我不懂,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不受壓抑不是更好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作,只知道下意識就是會做出這種行為

知道太多事情也不是什麼好事,尤其都是不能說的事
有些事不想知道,它偏偏就是傳進你的耳朵,想不知道都難
明明有些話不想聽,它也是死都會塞到你腦子裡面

人都是長大了,才會覺得當小孩子好
當小孩子時,則會希望快快長大的好,看看梁靜茹「為你好」MV中的小女生就知道了
可是對我好像都沒差別,我小時候也是壓抑,長大也是壓抑,只是壓抑的多寡而已
理性伴隨了我前半輩子,而我開始質疑它的存在對我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Allen說,我把人的行為都公式化、數學化,問我這樣活著不累嗎?
可是我只是單純的認為人所有的想法都是機率問題,難道又錯了嗎?
所以現在我對自己引以為傲的理性感到苦惱,因為我開始覺得它是錯的
還是說,從一開始自己認為做得到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有時候我不知道懂得多好,還是懂得少好
尤其是在我覺得我知道的太多的時候,我會這樣問自己
懂多了,就複雜了

人到底是邊走邊排的好,還是把路都排好再走?
我開始有好多問題,好多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我一直在尋找人生存意義的解答,看來似乎找不到源頭,也看不到盡頭

我無法否認我一直在做思念的動作,一種看似簡單卻很痛苦的動作
因為我就是在做,至少此時此地,我正在做這件事
事情就是發生了,所以無法否認
最多只能「當作沒發生」,但並不是「真的沒發生」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最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寫大傻的日記,也就是「殺手不傻」這篇故事
寫這篇故事真的讓我沒那麼拘束,不需要特別去琢磨什麼字眼
正因為我的身份是大傻,所以可以寫得更輕鬆

在故事裡,二姐和三哥其實都是我自己,只是我的不同面而已
我只是借用大傻這個人來看我自己,來描述自己
也正如此,我才發現自己病了,病的嚴重了,病的無藥可救
二姐想表示的,是一個明明脆弱卻又要裝堅強的我
三哥想表示的,則是一個心中空虛了半輩子的自己

那你也許會問我大哥又是誰
對我而言,大哥是唯一能救我的人,可那人在現實不存在
於是,我讓他至少能夠拯救在故事中的我
在這裡,我用我自己的角度來描述自己,這一點也不客觀吧
或許,你可以試著在「殺手不傻」中看見真正的我

最近每個禮拜六,我都在看豬哥亮的節目,這中間偶爾會穿插豬哥亮自己的新歌
在聽他唱歌的時候,會讓我有種歲月滄桑的感覺
大概吧,有經歷過風霜的人,唱起歌來總是和時下流行歌手唱出來的感覺不同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所謂情書,大概就是用思念一筆一劃刻出來的吧。」

努力這種事情,通常不見得能在短時間看得到成果
用物理的角度來說,或許更容易被瞭解
就像你推一個重物,無論你施多少力它都不為所動
那是因為你沒有施予大於靜摩擦力的力量

當你施予超過靜摩擦力的力量時,物體就會開始前進
而接下來所施予的力量則可以小於一開始的力量
因為動摩擦力恆小於靜摩擦力
然而你還是必須施力才會繼續前進,不是大於靜摩擦力後它就會一直前進

努力也是一樣的道理,想要看到成果,就像要使物體動一樣
在它動之前,你必須無上限的施力,直到大於靜摩擦力為止
可是問題是,現實所努力的事情根本看不見靜摩擦力的上限
又或是說,那無法被量化,所以才不知道何謂上限

每個人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存著,只是所努力的事情不同
你為你的,他為他的,我為我的,彼此的目標不同
因此,所必須付出的努力就不相等
當然,這世上總是有人有某方面的天賦,在付出上就相對輕鬆
換句話說,也就是很容易施力大於靜摩擦力

所以有時候,天賦真的佔了蠻大的便宜
可是有時候那種天賦,也是會被教育給磨滅的

「多年後,才知道這種情感叫喜歡。」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