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九月的英文怎麼拼:September。
九月的英文怎麼念?這就是個非常困惑的答案
不過,通常多數人的念法都是錯的
實際上,那個「p」是不發音的,這樣解釋或許比較快
同樣的,我名字中的「p」也是不發音的
而一旦唸出正確發音,就會發現這個名字跟某個人物的名字很像
至於那個名字是誰,想想就知道

一直以來,我的家人都認為我的眼睛長在頭頂上
他們的意思是,我看不起實力不如我的人
對我而言,我只是想找到一個可以理解我說話的人而已
當我到了研究所,我以為我說的話可以輕易的理解,結果不然
直到現在工作了,才真正找到可以理解我想法的人
甚至不需要完全的說明,只需要點個頭,就可以知道我後續的內容
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感覺,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我一直都很懶得說話,因此也懶得解釋
可以當個啞巴那最好,可現實就不是個啞巴
有太多的為什麼等著去解釋,可是那些在我眼中卻再也自然不過

這讓我想起上次跟Martin去COMPUTEX時,中午在101購物中心吃午餐的事情
在我們旁邊的,是一對喑啞的夫婦
兩個人用手語表達著自己的意思,這中間沒有任何聲音和文字
就只有單純的動作,就構成了心靈上的相通

在工作上想法的理解,可以透過公司和同事來獲得
可是工作以外的想法,卻沒人可以理解
我一直試著不讓任何人摸不透自己,而現在我做到了
可是,卻又對這樣的情況充滿哀怨

這年頭要找到知己已經是件難事了
所以我也沒強求什麼,能夠在工作上有能瞭解我想法的人,我已經滿足了
再多的,也只不過是種奢求
雖然經常提醒自己對現況要有所滿足,可總是會不經意的對他人投射羨慕眼光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

前兩天,那是一個躺在台北家裡地板睡覺的晚上
我想講得並不是為什麼我躺地板睡覺,而是想講我在那個晚上想起了什麼
那天晚上,我想起那個將我從好友列表刪除的綠蒂
說是不在意,可總是會想起
無謂的小事,總充斥著整個腦袋,揮之不去,掃之不盡

看著過往的照片,那些由我親手拍下的照片
一張張都是表現著愉悅的面容,男的也好,女的也好
那天,是2007年五月五號,我還在念大學的日子
從苗栗搭自強,一路往中壢而行

那天,並不在這本網誌中記載
因為那是一個我還沒開始寫網誌的日子
即使在那張照片裡面的人都沒在聯絡了
還是很謝謝你們,曾經給我帶來過一段那麼快樂的時光

在數十張的相片中,我找出了一張最為自然美的照片,沒有任何矯作的表情
當時在看這些照片時,我並沒有特別有感覺
等到一切都不在的時候,才發現當時的美好
別問我失去的感覺是什麼,我真的不會形容
若真的要說,大概像檞寄生說的:「一個被砍了十八刀的人,是不在乎多挨個巴掌的。」

所以我一直努力著在維持我還有的東西
以免再次失去時,又多出一些無謂的遺憾
失去並不是靠努力維持就能避免,「努力」只是讓相處得時光不會留白而已

「慾海沉浮名利爭,石光電火步此生;風塵情事揮不盡,觀世不笑是痴人。」─海殤君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起步難,停步,更難。」

這兩天,在Youtube上面看了不少影片
其中,不乏相聲和一些音樂相關的
為什麼會突然去Youtube上面看這些東西
老實說,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一部有些年代的電視劇
而那部的片尾曲又勾起了多年的回憶,於是到Youtube上尋找相關的影片

那首叫「渡情」,是「新白娘子傳奇」的片尾曲
沒想到這麼多年後,我還記得這首曲子,只是記得了旋律,卻記不得曲名
更正確的說,是從來就不知道曲名是什麼
畢竟小時候根本沒所謂網路這東西,也不知道從哪查起

而在Youtube的右側欄上,看到更多推薦的影片,於是我又點開了幾則開始看
那些影片,多半是有背景音樂的
花了點時間,把背景音樂的名字全找出來,有網路似乎沒什麼找不到的資料
分別是:「今生緣」、「當我想你的時候」、「人在江湖飄」、「因為愛情」
如果懶得找,就等哪天我寫網誌時一篇貼一首也好

快兩個月了,不知不覺已經工作了這麼久
這兩個月我長進了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

突然想起那天在台北京站,怡君問了我一個問題:「你之後還有在寫小說嗎?」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回答:「哪有那個時間寫小說,忙都忙死了。」
但實際上,在我印象中,還是有兩個中篇和一個短篇是寫完的
不過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會回答那樣的答案
或許是習慣說謊了,不自覺就說出了謊言,連自己都意外的謊言
如果你有看到的話,我跟你說抱歉,因為對現在的我來說,說謊和喝水一樣的自然
當然你要找我討的話,請用你方便通知我的方式聯絡我

不過就某層面而言,其實我是沒說謊的
因為,我的確很多年沒再寫過一篇完整的故事了
我知道我哪裡出了問題,就是我太在意故事的「時序」
以前的我寫故事不會那麼在意,可是現在的我會
還記得以前我可以跳過一段時間,繼續另一段的發展
而現在卻總是在意時間的連續性,無法捨棄任何一段時光

可能長大和小時候的想法不一樣吧
或許以前認為時間可以恣意揮霍,於是可以很簡單的寫出一篇故事
反觀現在,每分每毫對我都具有其意義,於是我割捨不下
也因此成為了寫故事的絆腳石

「人不染紅塵,紅塵自染身。」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