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你仍然是我們之中最好的。」

莫名其妙的,每次看到倚天屠龍記都有種衝動
那種衝動應該是每個七年級生共同有的,那就是:「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大都?」
或許這輩子能夠去大都的機會,比看到獵人和火鳳燎原的結局還難

還記得我說過,在紅樓夢裡,我最喜歡襲人
那麼,在金庸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趙敏了
喜歡她什麼呢?應該是喜歡她的古靈精怪吧
可是又有人要說:「黃蓉也是啊,為什麼不喜歡她?」
又或許是喜歡趙敏的敢愛敢恨吧

可是在現實中,卻總是找不到一個跟故事中一樣的人物
現實果然是現實,故事也果然只能是故事
現實可以很簡單的寫成一篇故事,而故事卻很難將它變成現實
世界就是這樣,凡是都可以很輕易的往一個方向行走,卻很難走回去

在我的腦袋裡,還存在著當初沒寫完的故事
那是我創作以來,唯一一個突破現實架構的故事
理論上很好發揮,但實際上卻是從來沒有完成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完成
或許是自己文筆差,於是把很多劇情和畫面全部用腦袋想過而已
我很希望那些畫面也能夠讓所有人看見
可惜這世界還沒厲害到可以分享腦中所刻劃的一切

那篇故事,不是用第一人稱,也不是第三人稱去寫作
而是用多人視角,多人心思來看同一件事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別人不為人知的一塊
也因此對於同一件事情的觀感會有著相當多的矛盾與衝突
這是一篇相當特別的故事,是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將它拍成電影的故事
不過,故事還沒結束

這段時間,經常往台北跑
在台北,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大多幾乎都是女性
我是不懂為什麼,但至少我發現到這個相當奇怪的現象
畢竟,台北的大眾運輸是很方便的,所以我才想不透這個道理
可是,即使大眾運輸再方便,台北的車輛依舊沒減少過

「或許,你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吧。」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今天,看到了幾則關於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故事
看到第一則時,我覺得很熟悉
後來才想起,原來是在檞寄生看過類似的例子
這幾則故事相當發人省思,特別在此留下紀錄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麽是愛情?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個規則:
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卻空著雙手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怎麽空手回來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
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沒有摘
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
所以我最後什麽都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愛情。

又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麽是婚姻?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樹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結實的樹回來好放在屋子裏做聖誕樹
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帶了一棵並不算最高大粗壯卻也不算賴的樹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怎麽只砍了這樣一棵樹回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樹林的時候,看到過幾棵非常好的樹
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麥穗的教訓,看到這棵樹還不錯,就選它了
我怕我不選它,就又會錯過了砍樹的機會而空手而歸,儘管它並不是我碰見的最棒的一棵。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婚姻。

還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麽是幸福?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
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
我就摘下了它,並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後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的時候
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


柏拉圖又有一天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外遇 ?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兩個小時之後,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支顏色豔麗但稍稍焉掉的花,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找了兩小時,發覺這是最盛開最美麗的花
但我採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
這時,蘇格拉底告 訴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生活 。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 ,可以來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
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 ,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
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
蘇格拉底只好走進樹林裏去找他,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裏安營紮寨。
蘇格拉底問他:你找著最好看的花麼?
柏拉圖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
蘇格拉底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
柏拉圖回答老師:
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
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
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

最後的結語,它是這麼寫著:

最容易錯過的是愛情。
經歷過愛情的無奈之後,對於婚姻的態度就會發生很大的轉變,會選擇一個合適的,但不是最好的。
幸福就是在不斷尋找中獲得滿足。
外遇看起來很美,但會凋零,最終一無所獲。
生活就是不斷地尋找幸福。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俯看前生今世相。」─伍佰「蛇」

我發現很多人開車對於紅綠燈有一種很奇妙的共識
對於自己可不可以行走,是看另一方向的車道是否紅燈
而不是看自己這個車道的方向是否為綠燈
這個共識相當奇怪,連我自己都有這個問題

會這樣想的人,通常都是受過去的紅綠燈機制影響過深
總是認為另一個方向的車道不可行,表示自己這個方向的車道可行走
而現在的紅綠燈機制卻不再只是單純如此而已
對於舊有的紅綠燈機制印象太深的人,很有可能因此出車禍也說不定

不過,我也發現到另一個很奇妙的東西,那叫緣份
但並不是指我的,我是我周遭朋友的,那是在社群網站上發現到的
我發現到兩個或是數個對我而言是不同生活圈的朋友
他們之間對我而言也存在著所謂的「共同朋友」,雖然這個共同朋友並不是我認識的人
可是相對他而言,我同時也是他兩個不同生活圈朋友的共同朋友
所以不得不承認,緣份是種很奇妙的東西

當然世上奇妙的東西不只有緣份,只是我眼前剛好出現而已
我不想再遺忘什麼我看到的東西,於是我把它記錄下來
只是並不是任何東西都能隨時紀錄下來,這倒是個比較麻煩的地方
所以當我回到桌前時,我早已忘記一些我所想到的事物

或許是不重要的事情才會被遺忘吧
可是,對我來說明明就有著更多不重要的事情可以遺忘
但是卻總是記不起我將它標記成重要的事
原來,捉迷藏不只是小時候的遊戲,長大了還得跟記憶玩

從小,我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也沒有稱得上是笨蛋就是了
我並不是個天才,總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達到天才唸書的程度
即使懂了,考試卻也從來沒考好過
於是我不明白到底是我運氣不好,還是我真的沒有唸書的天份

可是我能放棄嗎?
在這個已成定局的世界,以及死板的社會觀念
放棄無疑是自掘墳墓而已,至於這個墳墓有多深,要躺躺看才知道
我沒有在那時候放棄,所以我沒躺進去

「捨不得你是那顆我的心。」─伍佰「牽掛」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四月九號,第一個在桃園度過的夜晚
當我關上燈的時候,真的是一片黑暗
這個房間照不到月光,沒了燈,就是伸手不見五指漆黑

當我躺上床,彷彿又回到了剛念大學的那個時候
又是一樣陌生的環境,又是隻身一人在外地
差別在於一個在唸書,另一個則是在工作
真的,好像經歷了時光倒流一般

而現在,有著剛上大學的陌生感
還有著剛念研究所時莫名的無知壓力
一開始學,看到的東西不認識的東西,又得重頭來過
或許這就是一種陌生中的陌生吧

還記得,從那天開始,我就在也沒有和任何人談心過了
不是心死了,是人不在了
那天是哪一天?就是我把小六刪掉的那一天

我們都懂「事過境遷,人事已非」這句話的意思
所以即使小六願意回來,一切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樣子
難怪,美好的回憶總是存在於過去
而現在總是充滿著對過去的惆悵而已
可是,充滿再多的惆悵,也換不回一個過去

但是過去的事情,卻會不斷地在現在重演
很奇妙,你說是吧?
錯誤的事情總會重蹈覆轍
可是美妙的事物卻只能留在回憶,等老的時候拿出來當下酒菜
別問我這公不公平,我不知道
想想「規則」的「串連性質」,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回答:「我不知道」

現在剛開始上班,就面對著一堆不懂的東西
那種龐大的壓力只能靠自己去體會,那是一種完全無法言喻的東西
那麼壓力可以公式化嗎?可以,不過我們得先複習力學

P = F/A,壓力等於牛頓力除以面積

這是在物理上的公式,換到學習上面呢?其實也是一樣
只是把F變成了所必須要學習的知識,A則是自身已經擁有的知識
當你自身擁有的知識越多時,在固定所必須學習的知識下,所造成的壓力就相對較小
反之亦然,不是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致力於讓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的原因
不過很可惜的,不論我再怎麼學習,還是覺得那壓力從未減輕過,這很令人沮喪
這就像努力了很久,卻什麼成果都沒得到一樣的感覺
雖然我們也都知道付出未必會有回報的道理,但每次就是忍不住的失落

「天地不仁,非我無道。」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