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這兩天在上班搭車的路上,我想起悟空傳小說的其中一段
那段是金蟬子十世人間的化身和尚,和另一位天楊禪師論道
這看起來很像律師,在爭論什麼是對的,差別在於沒有正反方,而是證誰悟的道高深
可是真正悟道的人還會再乎自己悟得有多高嗎?

這段故事有句話我一直很在意,即便這句話聽了很多年,那句話叫「無處不是佛」
這不禁讓我想問,貪嗔痴為佛教三毒,那這三毒是否也是佛的一相?
假設「無處不是佛」這句話是對的,那佛便與你常存,一刻也不分離
那是否貪即為佛、嗔即為佛、痴也即為佛呢?
又假設人有貪嗔痴,那貪嗔痴為佛,那人又是否為佛呢?

最近我在想一件事,這件事源於三年前Vincent說的一句話:「你那不叫喜歡。」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明白那種我認為是喜歡的情感,到底是什麼了
於是我試著用我已知的東西試著推論什麼叫喜歡,或是者是喜歡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常說我們自己是人類,以OOP來說,我們繼承自一個叫做「人類」的類別
而「人類」這個類別是一個抽象類別
所以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必須實作所有在「人類」類別中的函數才可實例化
當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只有一個的時候,表示只有一種實作
也就是說,這個子類別實例化所有物件都會有相同的行為,可是實際上的人類是這樣的嗎?
很明顯不是,所以「人類」這個類別底下一定會有無窮盡的子類別,產生無窮盡的實作
而有趣的是,這些無窮盡的子類別在現實中,只會有一個實例,就是自己

但我們已經不再是直接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了,我們是繼承自我們父母那層的類別
而我們父母又繼承自他們父母那層的類別
於是問題來了,那最原始被稱為「人類」類別的資料結構到底長怎樣?
在最原始的「人類」類別中,有「喜歡」這個抽象函數嗎?
如果有,為什麼我不知道是如何實作的?畢竟我已經被實例化了不是嗎?
如果沒有,那表示「喜歡」並不是一個存在於類別中的抽象函數,而是需要實作的「介面」

按照現況,我不知道如何實作的,表示一開始「人類」類別中並沒有這個抽象函數
也就是「喜歡」是一個介面,需要被實作
我繼承自我父母的類別,如果他們有實作「喜歡」,那我應該就知道「喜歡」才對
所以按照推論,在我之上的所有類別,都沒有任何實作「喜歡」介面的人嗎?
換另外一個假設,假設「人類」類別中真的有「喜歡」這個抽象函數
而我不知道實作,那是否表示我是一個非法的存在,根本就不應該被實例化呢?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我都只能推論到這了
到此,我還是不明白什麼叫喜歡,也不知道它的邏輯是什麼
又或者說,我是合法的存在,只是我繼承的並不是「人類」類別相關的子類別
這樣的話,一切就都合理了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這兩天看完了Netflix上的Timeless
一個利用時光機回到過去,試圖改變現在的故事
要我說的話,劇情很傳統,就是一直回到過去修正,再回到現在
發現修正的不夠,然後又回到過去繼續修正,不斷的循環
每次修正過去再回到現在,所回到的「現在」都會有所改變,多或少而已
我在這產生了疑問,回到過去改變後,再回到現在,你確定你回到的是你所來的現在嗎?
這問題是什麼意思?在說之前,先說我對平行宇宙的觀點好了

很久之前,我認知平行宇宙像是一個m-way的樹狀結構圖,且m趨近於無限大
如果把「時」與「空」作為兩個維度畫一個圖的話
從時間的一開始,只有一個宇宙,然後下一個時間點,長出了m個宇宙
而在這個時間點的m個宇宙為彼此的平行宇宙
而再下一個時間點,每一個宇宙又再長出m的宇宙,也就是說這個時間點的宇宙有m平方個

換句話說,你所在的那個時間點的那個宇宙,與你的平行宇宙,有共同的母宇宙
而回到過去,就是從你現在的宇宙回到上一層的宇宙,也就是母宇宙
再來,你改變了你所處的那個宇宙在其母宇宙必然發生的事件
也就是說你在那個當下就斷絕了你與你所來的宇宙的道路
而你所能回去的現在,是根據你所造成母宇宙的改變而產生的「現在」
所以你所回到的,並不是你認知的現在,而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的現在

套上我對於平行宇宙的認知,如果人真的能回到過去並且改變它
其實並不是真的改變它,只是讓你能移動到另一個平行宇宙
而你原本所生存的那個宇宙還是一樣,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因為它已經被產生了

「越無法記錄的風景越難忘,人常常流連在最不能停留的地方」李雨-「蒼耳」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人
不知道之前是不是有提過這件事了,如果有提過的話,那一定是同一人
她是我阿尼瑪的原型。換句話說,我會喜歡的女孩子,都是以此為模型
我距離原型很近,伸手可及的距離。但卻又很遠,就像地平線一樣遠
很奇妙吧,她是一個就在眼前,而我一輩子不能到手的
她不是東西,她是我阿尼瑪的原型

我又夢見她了,就在兩天前的晚上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很清楚的知道我自己夢見過她
原以為不聞不見不語,原型便不存在。原型存在的事實,卻未曾改變
就像佛一樣,心中有佛,便遍地是佛。我心中有原型,原型便不曾消失

想起了她,我便想起過往那些女孩子,那些我曾喜歡過的
一個個重新審閱,那些與原型差異過大的個體,我是為什麼喜歡他們?
又或是像Vincent當初說的:「那根本不叫喜歡」呢?
這樣,那些情感又是什麼呢?是同情嗎?我能想到的只有同情了
因為我很清楚我對女孩子總有著氾濫的同情心
但如果不是同情,那又是什麼呢?老實說,我還真想不到了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那些情感是同情,我是不是很殘忍?

原型對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已經不是很清楚了
如果這一生你問我最想要得到什麼,我依舊沒有答案
但如果你問我最不想失去什麼,我想我的答案是:「原型」
可是又有人會說:這輩子從沒到手過,又怎麼會失去?
這樣的問題,我無言以對。不是我不以為意。而是,你說得對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好像我犯下過某一種不能原諒的錯誤,總覺得有些什麽要我背負。」- 縫紉機樂隊「悟空傳」

最近我想起了一件事,就是很久之前談過的「規矩定方圓」這句話
這句來自劉德華主演的「新少林寺」中的主題曲「悟」中的一句歌詞
既然是規矩,想必方正,即便不方正,也滿是稜角
所謂方圓,我想不用多做解釋
只是規矩表示的是什麼?方圓又表示什麼?
規矩指的是外在的規範,方圓則是人自我的內心
這圓,會因為每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有大有小
而規矩卻只有一種,不因時地而有所不同,很奇妙吧

把規矩看作是法律,而這規矩卻不能小於人心的方圓
一旦小於人心的方圓,那這個人不管怎麼做,永遠都會違背法律
所以制定法律時,一定是相對寬鬆的
可是就如前面所提,法律是規矩,規矩再如何都不能與方圓切齊
更何況那圓會因人有大有小

知道那方圓大小的,只有擁有那方圓本身的自己
這也意味著,只有自己能夠完全約束屬於那自己的方圓
而這種約束,我們稱之為「道德」
道德緊緊的切齊著你內心那一寸方圓之地,就像孫悟空頭上那尊金箍
而唐僧口中所念的緊箍咒,就是你用道德約束自己方圓的方式
一旦你卸下了那金箍,就再也沒什麼能夠阻止你了

到這,我才終於明白了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終於明白為什麼道德會被視為是重要的存在
而同時也知道自己被道德束縛了多嚴重,說是束縛可能不夠,用綁架形容會貼切些

「當你捨棄了道德,就再也沒有什麼能束縛你了」- Septem Hill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最近一部新的電影要上映了,叫「悟空傳」
我知道這部電影的來由,是在Youtube上看到關於這部電影的主題曲
聽完歌,看完預告,感覺又是一部把西遊改成愛情故事的電影
後來搜尋一下,它是一部由小說改拍成的電影
於是我決定先看小說,因為根據經驗,改拍小說的作品都只掛名,內容跟書天差地遠
我花了一天把小說看完,然後又回去重看預告,跟我預期的一樣
電影又亂刪亂改一堆東西,跟原著要闡述的東西完全不同

然後,我發現到現在的電影有一個更奇怪的現象
這現象是這樣的,就是不管劇情是怎樣,愛情總會占這部電影的百分之八九十
我很好奇,如果把愛情抽掉,這些電影是不是連十分鐘都演不下去?
電影「悟空傳」就是這樣,看預告就大概知道內容又是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愛情戲
可是我也說了,原著並不是,至於原著是怎樣,我覺得你要自己去品嚐
有些事情聽別人說上百次,也不及自己親自體驗一次,不是嗎?
但我可以說的是,這是一部諷刺小說,但又不像魯迅的阿Q正傳
這是一部從頭悲劇到尾的諷刺小說

後來想想,其實原本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也是諷刺小說
只是隱晦地讓人難以察覺而已
不過我也是在看完悟空傳小說之後,才發覺這件事的

當然,我也不是說愛情是錯的,或是愛情是不對的
而是這世界好像一直在灌輸人們愛情是很重要的,是你人生的一切
可是事實上並不是啊,又或是剛好寫這部戲和拍這部戲的編劇個人主觀意識
按照我前面所提,這同時也表示天下很多編劇和導演都這樣,不是嗎
但話說回頭,拍電影大部分都是想賺錢,如果不拍些合乎大眾口味的電影,大概也沒票房
悟空傳就是另一個在這樣情況下的犧牲品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悟空傳」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潘朵拉的盒子」這個故事有點怪
潘朵拉因好奇心的驅使打開了那個盒子,造成許多不幸的事物從盒中跑出
最後她及時將盒子蓋上,將「希望」保留在裡面
而這故事的結論是,不管這世界充滿了多少不幸,至少還留有希望
聽到這裡不覺得奇怪的人,邏輯也是有點問題

潘朵拉把不幸釋放到了人所生存的世界,卻把希望關在盒中
然後結論卻說「這世上即便有再多的不幸,至少還有希望相隨」
希望和不幸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又何來相隨之說?
所以,我寧可相信潘朵拉沒有蓋上盒子的版本,或是及時留下的是其他東西
不過,為什麼要執著在希望有沒有跑出來?因為這跟我今天想談的事情有關

我先這樣假設,假設希望當初真的跟所有不幸的事物都跑出來了
而好心的宙斯說:「可以給人類機會,我可以把一切不幸都收回來,但必須連同希望。」
請問當宙斯這麼說的時候,你答不答應?你不覺得聽起來挺棒的嗎?
可以永遠遠離所有不幸、苦難,你唯一需要失去的只有希望
不過在你失去所有不幸後,你便感覺不到不幸,更不用說失去希望會有多麼痛苦
所以,聽起來好像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你覺得呢?

這沒有絕對答案,相信看過我過去的日誌就明白,我很多問題都沒有答案
與其說是沒有答案,不如說是沒有唯一解,又或是說沒有解
因為每個人有不同想法,不能因為多數人認同你的想法,就認為少數人的想法是錯的

「是不會悲傷的人可憐,還是懂得悲傷,卻忘了怎麼哭的人比較可憐?」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Luis Fonsi - Despacito ft. Daddy Yankee

"Despacito" disponible ya en todas las plataformas digitales: https://UMLE.lnk.to/DOoUzFp Sigue a Luis Fonsi: Official Site: http://www.luisfonsi.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uisfonsi/ Twitter: https://twitter.com/LuisFons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uisfonsi Music video by Luis Fonsi performing Despacito. (C) 2017 Universal Music Latino http://vevo.ly/iI1aG7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這是面對重病臨終的五個階段
可是在我看來,其實可以更廣泛地被套用在各種狀況非常糟糕的事件上
可能是雙二一被退學,有可能是莫名其妙的被女朋友甩了
大概只要是正常人通常都會經歷這五個步驟
我的話則是從第三步開始,當然也有可能是前面兩步已經被我快轉到無感了
也就是說,我自己還感覺得到的,至少還有三步

當一樣東西嘗多了,口味就越來越重了
一開始可能沒吃那麼鹹,但慢慢的你會越吃越鹹,因為你開始覺得原本的食物沒味道
一開始可能沒辦法忍受什麼疼痛,當不斷地施加更多痛楚,你便覺得一開始的其實沒什麼
當你遇過的絕望越來越多,你會越跳越多步驟,也許會略過中間的一切,直接到「接受」
因為你會知道那些都是過程,最後都會走向同樣的結果

這兩天我發現,原來我不是沒時間思考
而是我沒有遇到一些瓶頸、苦難,以及一些經歷卡著我,讓我被迫停下來思考
不過要說沒時間也算是對的,因為我一直在前進,沒有停下來過
現在我停下來了,終於停下來開始思考這些日子
就像現在我在思考一句話:「活下來的總是痛苦,只有死去的才落得輕鬆。」

人活著到底是受苦,還是應該享樂?也許是苦樂參半吧
有人說苦盡甘來,雷瓦諾說:「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來。」,一樣意思
可是如果痛苦撐不過去呢?難道就不能享受快樂了嗎?
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哲學問題,還是一個邏輯問題
只知道,是一個我暫時沒有答案的問題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當發現人生比酒還苦的時候,喝酒好像就沒這麼難了。」

我忘了這句話是從哪看來的,當時我只是明白,但真正體會卻是現在
就像你明白痛是什麼,但你不會明白有痛的程度

換了工作後,第一個禮拜幾乎沒有一天好睡過
明明已經很累了,可是壓力卻大到沒辦法睡,八點上床,凌晨三點還沒睡著
我一度想要放棄離開,正確的說,應該是每天下班後都在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對還是錯
然後,Kenny真的也真的很挺我,也非常鼓勵我
一直覺得我以一個Junior的身份,已經做得很好了
他說我的壓力都是我自己給自己的,因為CTO對我的進度並沒有說什麼
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不像以前在和碩做起來那麼得心應手
也許是轉換跑道的關係,總會有段陣痛期吧

說實話,轉換跑道去做一個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現實我明白,想要把興趣當工作這件事,得要有極大的意志力才行
因為熱情很容易就被現實磨滅了,就像現在的我一樣
每天起來我都盡量讓自己抱著熱情去上班,可是現實就會一直打擊你
然後每天抱著一堆破碎的熱情回家,有時候還會累倒連熱情都懶得打包帶走

好奇的是,公司那些超過三個月的人是怎麼撐過來的?
唯二的解釋,是他們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或是個性上可以逆來順受
我覺得他們剛好兩者兼具,要嘛結婚有小孩,要嘛有女朋友
恰巧我是那個什麼都沒有的,我只能靠自己支撐自己
那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說:「我一旦倒下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酒國英雄仇愁惆。」-「Septem Hill」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收到新公司offer的當下,我其實很高興
可是這種情緒沒有很久,因為我瞬間明白我這次真的得離開我熟悉的辦公室了
離開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工作模式
雖然有些人事物在這些日子讓人不悅,不過真的要離開的時候還是很捨不得
那種難過的情緒我持續了半個月,而我也慢慢開始接受離開的事實

也許會有人問:「既然捨不得幹嗎還要換工作?」
是啊,那換我問個問題好了:「既然不想死,那幹嘛不繼續活下去?」
那是因為你一定會死啊,你沒得選。很多時候不是你想怎麼樣,結果就會是那樣
所以我為什麼要離開?那也是因為我非得離開不可了
至於離開的理由是什麼?我覺得那不是一句話交代得完
就像你會生病,完全只是因為病毒或是細菌感染嗎?

一個人會離開一樣人事物,必然存在阻力與拉力
也有可能存在百分百的阻力或是百分百的拉力,不過這都是極少數,不過我並不是
我的情況剛好落在統計學的鐘狀分佈圖的68%鐘狀區,不是六個標準差外的極度偏差值

那天去台北跟客戶開完會,Kevin把我留下來,跟我談離職的事情
三個小時,說不短嗎?我認為如果真的重視一個人才,好幾個三小時都不為過
可是,我就像布哥說一樣,是個一旦決定就不會輕易改變的人
除非有著我非逼著我改變決策不可的理由,不然我不會動搖
跟Kevin談完後,他跟我說讓我再想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後再告訴他答案
我會告訴他答案,不過是一個會讓他失望的答案

其實要離開,最茫然的是我
一想到要離開,我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湧上心頭
可是我必須把恐懼變成自己的食糧,如果不這麼做我不會成長
要成為一個可以讓人依靠的人,我就得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也許,哪天我還會再回去和碩。不過,那時的我一定比現在更為堅韌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我逐漸能夠明白電影或電視劇中,那些報完血海深仇的角色,他們內心的空虛了

要怎麼樣支撐著一個人持續做同一件事情?
以現有詞彙來形容的話,有兩個:熱情、執著。但就我看來,只有一個,就是熱情
那執著是什麼?我說,執著只是熱情過頭而已,本質還是熱情

一個人擁有熱情做事,會讓他在做事情時不會感到疲倦,就像興奮劑一樣
到事情完結,不管是否以理想的方式,它就是完結了
也許不是你所想要的,雖然無法完全滿足你,但至少不會產生太多額外的空虛
就算有空虛,也會很容易的就排遣掉
那執著呢?執著也是一樣,讓人不覺疲倦,可是這卻是過量的興奮劑

熱情是讓你維持在一個固定的狀況下,不會過頭傷害自己的身體
而執著就不是了,它有可能會讓你超越身體的負荷,即便如此你還是會繼續
在這個過程中,我導出了一條公式:熱情(或是執著)減去滿足,剩餘的部分則為空虛
可是又有人問:難道不會出現負的情況嗎?就是滿足遠大於自己的熱情或執著?
有啊,中樂透頭獎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看看中頭獎的人就知道了
不過滿足大於熱情的情況不是我要討論的主題,我想討論的是小於的部分

上面的公式得知,付出了熱情,而這熱情無法被相對滿足時,則化成了空虛
如果你只是熱情,所產生的空虛,則遠小於執著所產生的

做個比喻,我把空虛比喻成液態油脂。冷卻了,成了固態油脂
你說,這些油脂到底是在液態的時候容易被分解,還是固態的時候?
再回過頭來,當你熱情尚未完全冷卻時,填補這空虛是容易的
一旦熱情冷卻了,想回頭填補,就沒那麼簡單了

而這空虛的多寡,全取決於你是以熱情做事,還是執著做事。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有隻野獸笑著對我倒數計時。後來我才知道,牠的名字叫崩潰。」

突然一年多前,那次公司辦的家庭日,是去國賓看不可能的任務五
副總Jay也有去,他帶著他老婆來
電影散場的時候,我走在他們後面看他們離開
看著他們的背影,就只是兩個平凡的老人家而已
那也是我最後一次看見他,之後他就退休了
那時我想,原來卸下副總的光環,也就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至於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回想起這件事

今年,Pheonix也要離開了,他要回高雄老家去了
每年多少都會有人要走,我也都是抱持著祝福的心態,但除了祝福外呢?
會感傷嗎?其實沒有。正確地說是在Pheonix之前都不曾有過
這又讓我想起了檞寄生,那時子堯學長為著侄子說要離開台南的事
之後過沒多久,所有自己所親近的、熟悉的一切就這麼散了

那時聽到Pheonix要離開,並沒有多想什麼,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而真正讓我開始感到害怕的,是在吃完惜別宴之後的事
因為吃了這餐,就真的是要說再見了
我是檞寄生嗎?如果我是,那我又從Pheonix身上吸收到什麼養分?

我說過,會害怕、恐懼,其原因來至於未知
可是我已經知道Pheonix確定會走了,那我在害怕什麼?我怕孤單、無聊、一個人
可是,我也已經知道我會孤單、害怕,甚至一個人,但為何我還是感到害怕?
如果理論沒有錯的話,那表示那並不是真正害怕的主因
所以,我真正害怕的,應該是那些我所熟悉的、親近的一切逐漸離我遠去
但是啊,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不也是早就知道的事了嗎?我又要害怕什麼?

其實,我早就碎的亂七八糟的了
原以為只是破個洞,而洞有點大,填不滿
後來才發現,那早就不是一個洞,早已是千瘡百孔,看不出原貌了
就碎在那,一動也不動的,什麼也不能做
當每天要出門上班的時候,理性就把那些碎片組起來
就算看起來有些奇怪,但至少不是一堆什麼也不是的碎片

理性還挺能幹的,把那堆看起來像殘骸的碎片組起來,還能做不少事
但一下了班,理性就沒必要支撐了。於是那些碎片,又回歸碎片了
每天就是在「組成碎片」,和「恢復成碎片」的迴圈中打轉
那理性到底是怎麼被生成出來去支撐那些我所謂的碎片呢?
我想,大概就是那些平常我親近的、熟悉的一切為我帶來的快樂吧

我想,我終於知道答案了
原來我所害怕的,是在別人面前解除理性這件事
因為理性,所以我在別人面前最多看起來只是奇怪
但沒了理性,在別人面前我又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
也許,這才是我真正害怕的





「當世界一片黑暗,只見遠方一盞微光
看見那盞微光的人都像無命似的往那盞光奔去
你覺得那盞光,是為世界帶來黑暗,還是帶來光明?」

還記得某天上班時,外面飄著小雨
我騎車沒有戴手套的習慣,總覺得隔著手套沒辦法掌控的很精確
就連安全帽的面罩我也沒遮著過,因為會隔著聲音
即便是一點聲音不真實,都會讓我覺得身處在危險中

越騎越冷,快到公司的時候手已經凍僵了
那時我突然領悟了一件事,雖然這件事從以前物理課就教過,可是真正明白卻是那個當下
我在想,為什麼一樣的溫度,有下雨和沒下雨會讓體感溫度差很大?
看著自己凍僵的手,我明白了是風與水的關係

雨淋在身上,當風吹過雨水,雨水會被蒸發
可是蒸發必須要有能量,那當下能量哪來?就是身體的熱能
所以不論怎麼發熱,只要身上沾有水,又有風,溫度總會被帶走
當發熱的速度不及溫度被帶走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冷
這讓我想起周杰倫的以父之名的歌詞中有那麼一句:

「還來不及哭,穿過的子彈就帶走溫度」

歌詞中的溫度,象徵的是生命
那,在騎車中風和雨從我身上抽著的溫度又象徵什麼?


「因為太正直,所以想扭曲;因為太耀眼,所以想玷污」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