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工作越忙,理當沒有什麼閒暇時間去想其他事情才是
最近為了案子,早上進公司,出公司已經是超過十二個小時以後的事了
這中間,我不時會想起以前還跟芳芳在一起的日子
不是想念她,而是想念有人陪伴在身邊的那種感覺
這種話聽起來很無情,可是我想念的,單純是那種有人在身邊相處的感覺

很多時候,當你嚐過甜頭,你就很難再回頭了
對我這種已經一個人過了二十幾個年頭的人,尤其如此
即便把自己全心全意地置身於工作中,卻還是會浮現這樣的念頭

我在想,兩個人能相遇,甚至能在一起,需要感謝多少人事物?
如果要追本溯源,那得感謝的東西可多了去
連那些不應該被感謝的東西,你都必須一一去感謝
什麼叫做「不應該感謝的東西」?你會想說,哪有什麼是不應該被感謝的?

人與人會相遇,有多少因果關係
你覺得你們會相遇,是因為什麼?因為他和你剛好在同一塊土地?
如果你這樣覺得,那再想想,是什麼使你們在同一塊土地?
可能是家庭因素,也許是環境因素,也許是歷史因素
也許有那麼一場天災讓你們在一起,所以你們要感謝那場天災嗎?
但若那場天災死了上千萬人,你若感謝天災,豈不是把自己的快樂建於他人痛苦之上?
再想想,如果把天災換成了戰爭,你又要感謝那場戰爭和發動戰爭的人嗎?

所以,因為人們受道德的束縛,總會去忽略那些存在
可是那些存在卻也是造成你們相遇的結果,怎麼可以不去感謝呢?
陳之藩在「謝天」一文說:「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感謝天吧。」
這篇文章只用了一個「謝天」來總結,是很聰明的作法
因為這樣就不需要去一一的感謝所有的事物,連同那些我們認為不應該的
他把「應該」和「不應該」都包在「天」這個集合裡面,就這樣呼攏了所有人

所以我突然不明白到底該不該去感謝
因為當我明白感謝的背後有著那麼多東西時,感謝頓時變得難以做到
我不能像陳之藩一樣含糊,不能僅用一個謝天帶過
可是如果不籠統的謝天,卻又要面臨向那些不應該道謝的人事物道謝
回到頭來,還是只能捨棄道德了嗎?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