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我們要互相虧欠,要不然憑何懷緬?」—王菲「匆匆那年」

經常性的從自己口中吐出一個問題:「我是誰?」
我明明就只是我,可是為什麼這句話老是經常脫口而出
問過自己不下數百次,可是我以為我會回答「我就是我啊」,可是我沒有
聽到自己問這個問題時,我的思緒就停在那好一會,但還是沒有答案
有時候我們以為答案很複雜時,其實它很簡單。反之,也是

或許,正因為得同時扮演太多角色,凸顯太多人格
才會得一直確認現在在思考的人到底是誰
所以,我常在想,如果我只是我,那該有多好

「我們要互相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王菲「匆匆那年」

沒有留言: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