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最近又開始興起了寫故事的念頭,又或是說這種想法一直都在 
只是一直沒有力氣坐在電腦前面,一個字一個字的把它寫出來
又或是說會為自己找一堆藉口,藉故讓自己不去做這些事

我喜歡的故事,總是要充滿矛盾、衝突以及死亡
死亡的種類有很多,有病死、老死,也有意外死的
可故事裡頭的死,最吸引我的只有犧牲和詐死這兩種
犧牲的往往都是在故事接近結尾的時候,而詐死卻剛好相反
當然,也有透過表象的犧牲來詐死,這種類型的又更有趣,只是目前沒看到多少

可是有個問題是這樣,人生充滿矛盾和衝突還有死亡,但我卻不怎麼喜歡
人生是故事嗎?如果你正在經歷,對你一定不是,但對別人而言就是個故事了
所以多數人都不太喜歡自己的人生,反倒羨慕他人的人生
但是羨慕也是有條件的,因為我們看到他最後的結果是好的
便會覺得他之前經歷的是豐富自己人生故事的一部分,反倒覺得是種歷經滄桑的榮耀

很多時候,又或是說幾乎所有時候,我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有時候,不是不想多考慮一步,又更甚之考慮兩步
而是變數太多,而能掌握的又太少。即便算了三步,最終可能還會倒退一步,這就是現實
走一步算一步,正是接受了現實,又或者說是屈服

應該這樣問,我們應該選擇屈服或是接受嗎?
如果這個問題問我,我的回答是:我們只能這樣選擇。
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這跟我對世界的認知有關
在末日預言這部電影中,尼可拉斯凱吉在當天文學老師講了一段「決定論」
我一直不知道這種理論的存在,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

而這個理論和我的想法很類似,其實一切都已經決定好,任何人事物都沒有努力的空間
結果已經擺在那裡,只是你要到特定的時間點才看得到特定的結果
至於到特定時間點之前,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符合前往該結果的路徑
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命運論嗎?
如果就結果去看的話,命運論和決定論一樣沒錯,但如果從定義的角度去看,就不太一樣了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又一個年過去了,我不知道自己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只知道自己這年喝了一些酒,胖了幾公斤,換了工作
當大家都在說新年快樂的時候,我在想的是為什麼一年就只有快樂那麼一天?
與其一年只說那麼一次新年快樂,我倒是希望每天都可以開心

以前覺得酒苦,所以酒不下肚
現在覺得人生苦,所以猜著酒應該沒那麼苦了
喝了幾口,還是發現苦味依舊
看起來對我來說,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是會改變的
所以,我的人生其實沒有比以前來得苦嗎?

總覺得人越活越久,總是會有些東西應該要發芽長大的
可是我好像跟以前一樣,什麼都沒有變過
突然在想時間對我到底有沒有意義?
與其說是時間,不如說這世間經過了那麼一段時間,對我卻像什麼都沒變過
到底是世間沒變過,還是我跟著變,所以覺得一切沒變過?

這個問題就像兩個以相同速度,相同方向行徑的物體
兩個物體看彼此都像不動,但卻有兩種狀況,一個是兩個完全靜止
另一個則是兩個以等速度行徑,可是他們卻是無法辨別的
就像你在一個密閉的環境,突然讓你浮在半空
你到底是在太空中,還是在地球上遇到電梯失重掉落呢?

越到夜深人靜,我才越能體會別人對我的形容:「你的背影總是看起來很孤單。」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