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這兩天在上班搭車的路上,我想起悟空傳小說的其中一段
那段是金蟬子十世人間的化身和尚,和另一位天楊禪師論道
這看起來很像律師,在爭論什麼是對的,差別在於沒有正反方,而是證誰悟的道高深
可是真正悟道的人還會再乎自己悟得有多高嗎?

這段故事有句話我一直很在意,即便這句話聽了很多年,那句話叫「無處不是佛」
這不禁讓我想問,貪嗔痴為佛教三毒,那這三毒是否也是佛的一相?
假設「無處不是佛」這句話是對的,那佛便與你常存,一刻也不分離
那是否貪即為佛、嗔即為佛、痴也即為佛呢?
又假設人有貪嗔痴,那貪嗔痴為佛,那人又是否為佛呢?

最近我在想一件事,這件事源於三年前Vincent說的一句話:「你那不叫喜歡。」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明白那種我認為是喜歡的情感,到底是什麼了
於是我試著用我已知的東西試著推論什麼叫喜歡,或是者是喜歡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常說我們自己是人類,以OOP來說,我們繼承自一個叫做「人類」的類別
而「人類」這個類別是一個抽象類別
所以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必須實作所有在「人類」類別中的函數才可實例化
當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只有一個的時候,表示只有一種實作
也就是說,這個子類別實例化所有物件都會有相同的行為,可是實際上的人類是這樣的嗎?
很明顯不是,所以「人類」這個類別底下一定會有無窮盡的子類別,產生無窮盡的實作
而有趣的是,這些無窮盡的子類別在現實中,只會有一個實例,就是自己

但我們已經不再是直接繼承「人類」類別的子類別了,我們是繼承自我們父母那層的類別
而我們父母又繼承自他們父母那層的類別
於是問題來了,那最原始被稱為「人類」類別的資料結構到底長怎樣?
在最原始的「人類」類別中,有「喜歡」這個抽象函數嗎?
如果有,為什麼我不知道是如何實作的?畢竟我已經被實例化了不是嗎?
如果沒有,那表示「喜歡」並不是一個存在於類別中的抽象函數,而是需要實作的「介面」

按照現況,我不知道如何實作的,表示一開始「人類」類別中並沒有這個抽象函數
也就是「喜歡」是一個介面,需要被實作
我繼承自我父母的類別,如果他們有實作「喜歡」,那我應該就知道「喜歡」才對
所以按照推論,在我之上的所有類別,都沒有任何實作「喜歡」介面的人嗎?
換另外一個假設,假設「人類」類別中真的有「喜歡」這個抽象函數
而我不知道實作,那是否表示我是一個非法的存在,根本就不應該被實例化呢?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我都只能推論到這了
到此,我還是不明白什麼叫喜歡,也不知道它的邏輯是什麼
又或者說,我是合法的存在,只是我繼承的並不是「人類」類別相關的子類別
這樣的話,一切就都合理了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