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我逐漸能夠明白電影或電視劇中,那些報完血海深仇的角色,他們內心的空虛了

要怎麼樣支撐著一個人持續做同一件事情?
以現有詞彙來形容的話,有兩個:熱情、執著。但就我看來,只有一個,就是熱情
那執著是什麼?我說,執著只是熱情過頭而已,本質還是熱情

一個人擁有熱情做事,會讓他在做事情時不會感到疲倦,就像興奮劑一樣
到事情完結,不管是否以理想的方式,它就是完結了
也許不是你所想要的,雖然無法完全滿足你,但至少不會產生太多額外的空虛
就算有空虛,也會很容易的就排遣掉
那執著呢?執著也是一樣,讓人不覺疲倦,可是這卻是過量的興奮劑

熱情是讓你維持在一個固定的狀況下,不會過頭傷害自己的身體
而執著就不是了,它有可能會讓你超越身體的負荷,即便如此你還是會繼續
在這個過程中,我導出了一條公式:熱情(或是執著)減去滿足,剩餘的部分則為空虛
可是又有人問:難道不會出現負的情況嗎?就是滿足遠大於自己的熱情或執著?
有啊,中樂透頭獎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看看中頭獎的人就知道了
不過滿足大於熱情的情況不是我要討論的主題,我想討論的是小於的部分

上面的公式得知,付出了熱情,而這熱情無法被相對滿足時,則化成了空虛
如果你只是熱情,所產生的空虛,則遠小於執著所產生的

做個比喻,我把空虛比喻成液態油脂。冷卻了,成了固態油脂
你說,這些油脂到底是在液態的時候容易被分解,還是固態的時候?
再回過頭來,當你熱情尚未完全冷卻時,填補這空虛是容易的
一旦熱情冷卻了,想回頭填補,就沒那麼簡單了

而這空虛的多寡,全取決於你是以熱情做事,還是執著做事。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