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軟綿綿的善良東西,會像棉花一樣不斷吸水而變重,最終無法負荷。」

什麼是正義?正義是什麼?
這得先回到另一個問題:「公平和正義有什麼不同?」

我以薪水做例子好了
公平是這樣的,甲薪水兩萬八,乙薪水三萬,丙薪水三萬五
今天要加薪,每個人都加三千,沒有誰特別多或少
公平就是這樣,每個人「額外得到」一樣多的東西
不會因為你既有的多,而給你的少

那正義呢?正義是這樣的
一樣是上面三個人的薪水,今天一樣要加薪
加薪的方式是把所有人調到三萬八,也就是有人加得多,有人加的少
這就是正義,隨著每個人既有的多寡,來調整給你的數量
也就是說正義會因為你既有的部分,進而影響你「額外得到」的部分

你說這樣的正義不公平,正義本來就不公平
因為正義是正義,公平是公平,正義並沒有包含公平
舉兩個現實世界的例子,一定會覺得很貼切

求學階段總會遇到升學問題,原住民的小孩總會有很多莫名的加分措施
這是考量到原住民多數居住在偏鄉地區,學習資源不足
因此考慮降低入學門檻,來達到讓原住民學生也可以進入所謂的名校就讀
很多學生就會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他們努力這麼少,卻可以享有一樣的福利?
這本來就不公平,因為這是一個追求正義的做法

出了社會賺了錢,想買房子,卻發現房價越來越高,怎麼賺都買不起
這時候就開始喊說都是有錢人炒作房子,導致房價越來越高
打著「居住正義」的口號,不斷地批判那些有錢人
只是為什麼這個聲音可以這麼大?因為沒有房子的人越來越多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這些喊著居住正義的人,不就是前一個例子的原住民嗎?
差別僅在於,一個數量少,少到聲音不被接納

人就是這樣,只要自己身處於較大的族群,就會覺得大族群說的是對的
而完全無視於其他弱小族群說的話,甚至覺得他們說的都是錯的
就像正常學生和原住民學生一樣,大概是四比一的程度
而有錢人和正常人比起來,大概也是這個值
所以人經常只聽得進自己身處的大族群所說的話,而無視其他一切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有可能來自於有較多的資源,或是靠自身努力
而念名校的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那些認為原住民憑什麼受高等教育,又買不起房子的人,有何立場談「居住正義」?
更甚之,何談「正義」?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還記得上次做夢是什麼時候嗎?
為什麼這麼問?因為我已經好一陣子沒做夢了
不管是惡夢或是一般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沒有過
我突然在想,做夢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
從我懂如何從夢境逃脫之後,除了逃脫,還是逃脫
根本沒完整地把夢境看完,或是去體驗惡夢帶來的恐懼感

即便有那麼一兩次真的進入夢境,也在進去的瞬間醒來
這已經變成一種反射的警覺機制,根本連做夢都沒機會
就像你碰到火,在感覺到燙之前就會反射性地把手伸回是一樣的意思
於是有種被夢境驅離,再也不能踏入的感覺
可是,這明明是我自己的反射動作造成的
當習慣變成一種反射動作時,想改變就很困難了

「任何贗品都有它真實的一面。」—「寂寞拍賣師」

「那麼愛去哪裡了?」−太空孤航「哈奴斯」 去年十一月多,我看到一個介紹黑洞的影片 老實說,裡面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所知道,也理解的 只是有一個部分,又重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 而那件事,是關於物質進入黑洞的過程 在視界事件之前,光與物質皆有逃脫的機會 一旦過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