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這兩天我重新想了一下關於物極必反的概念
概念是沒有錯的,可是我思考的問題是我之前所舉的例子
例如:喜極而泣、悲極而歡之類的
所以物極必反,表示正向超越了極限,會呈現反向,反之亦然
以「喜極而泣」這個例子而言,問題出於「開心和悲傷為什麼是相反的情緒」
這就是我的問題,為什麼開心和悲傷是相反的?
為什麼「忿怒與悲傷」、「開心與嫉妒」或是「無奈和興奮」卻不是相反的情緒?
我們到底是怎麼去定義情緒這件事的?
抑或是「喜極而泣」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實例?
仔細思考一下,所謂的喜,就是高興、開心的意思
當高興到了極限的時候,必然會變成「非高興」
也就是所以不是高興的情緒都會被視為「非高興」
那悲傷是高興嗎?不是,所以它也歸類到「非高興」的群組
可是這樣看起來,「喜極而泣」還是屬於物極必反的表現
只是悲傷並不是「高興」的物極必反的全部,而是其中一種而已
畢竟所有非高興的情緒都可以是高興的物極必反
當我這樣做結論的時候,我又看到一個故事,一個莫比烏斯環的故事
我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物極一定必反嗎?」
因為沒有極限、盡頭,自然不會有極點,更沒辦法超越極點,產生反向的表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

-
脫掉漂亮卻磨腳的高跟鞋 鎖門關燈背對喧嘩的世界 素淨一張臉收斂了眉眼 錦衣夜行過春天 未完成的戀情停在回車鍵 還掛心的人像風箏斷了線 說過的再見 也就再也沒有見 笑裡融的甜 淚裡裹的鹹 不是緣就是劫 男人追新鮮 女人求安...
-
「Love cannot dwell with suspicion.」 那天回二中的時候,我騎摩托車去 我在騎車的時候沒什麼感覺,當我發現的時候已經騎超過時速六十了 那時候心裡只有一種想法:「好慢,再快一點」 就這樣一直催油門,直到我發現時速超過法定標準為止 ...
-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