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剛剛在打掃家裡的時候,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名詞,叫「五迷」
是現在人對於五月天歌迷的一種簡稱方式
我不是,我對五月天沒興趣,即使他們從我唸國中的時候就存在了
小時候會聽他們的歌,會喜歡聽是因為有共鳴

五月天賣的是一種叫做「青春」的東西。賣給誰呢?主要客群是「五迷」
可是這樣說,還是太過籠統,因為我並沒有去定義五迷倒底是一群怎樣的存在
只是單純的說了一個名詞,就像我說:「我們的產品主要是賣給男性」
「男性」我們明白,可到底是哪類型的男性?是年紀大的?有錢的?或是特定職業的?
所以我需要去定義,定義得越清楚,就不容易混淆

在定義之前,先討論一個問題。數學有哪些證明方式?
正常情況下有三種:直接證明、反證和數學歸納法
我們是否能套用在定義上?就是我們藉由所賣的產品,來推論是什麼樣的客群會購買
也就是所謂的反向定義法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直接去定義「五迷」,那就是直接定義法

前面提到,他們賣的是青春,這東西會讓你對「青春」的話題產生共鳴或是回憶
這沒什麼不好,也沒什麼不對。就像有人看暮光之城看到感動落淚,也有人覺得很無聊一樣
會產生共鳴的情況,多數是人剛好處於那個情境
這情況就跟聲音與物體產生共振是相同道理,在特定頻率下以更大的振幅產生震動

會與青春產生共鳴的,有哪些人呢?必須是得經歷過青春的那些人,可誰沒有呢?是吧
按照這個理論來說,所有人都是「五迷」,不會有例外
是每個人都對五月天有共鳴嗎?沒有。所以嚴格的說,只有「有五月天陪過青春」的那些人
經過了第一階段的過濾,得到了一筆答案。可是這是確切的分類嗎?不是。
按照的過濾,理論上我應該也是被歸類在裡面,可是我對五月天一點感覺都沒有
可是你問我,上面提到我會聽他們的歌。是啊,是小時候,我沒說現在還是
所以第一次的過濾,還不是最真實的數據,我們再繼續分析

五月天陪過的青春應該也有十多年了,有些小孩都變大人了,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小孩
小孩還在青春時,共鳴容易。大人呢?
大人總有很多現實要面對,有時候面對的多了,自己都不是自己了
可是這些大人沒有青春嗎?有啊,可是五月天對他們而言,應該要是回憶,而非共鳴
為什麼用應該?因為還是有大人會對五月天產生共鳴,所以用「應該」是理論上的意思
而當共鳴變成了回憶時,就失去共振的效果了

可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大人處於共鳴中,我們還沒歸納出結論
那到底,我們應該如何是歸納這些人呢?
在歸納之前,先提一個之前在新聞看到的故事,那是一個日本小學生寫的詩
詩的內容大致如下:

當鹿看見了獅子,本能害怕得想要逃走,於是牠逃走了
可是為什麼我們人總是被教導著,必須去面對自己所害怕的事物?

大人也會有不想成為大人的時候,大人不想成為大人該怎麼辦?逃避啊
通常,人總會逃去充滿自己回憶的地方,或是乾脆捨棄大人的包袱變成孩童
而回到了孩童,他們想起自己的青春,想起的就是當年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五月天
逃避沒什麼不好,不逃避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就像那個日本小學生講的一樣

如果是我要逃避,我會逃去哪?我小時候的的共鳴是什麼?
我唯一想得到的是布袋戲,它陪伴我長大。不過更正確的說,是它讓我長大
每個角色,每個故事,經過仔細思考都能讓人成長
我在看布袋戲的過程,和這些角色、事件一同做了選擇
可惜我只能看到他們選擇的結果,而不能看到我的,畢竟不是每次我的選擇都和他們一樣

沒有留言: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