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想要在考場發揮百分之百的實力,平常就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
這句話,是當年劉力維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
為什麼他會這樣說?因為人一緊張一定會失常
平常努力百分之百,失常後只剩下百分之八、九十
那麼當平常努力百分之一百二十,即使失常也還有百分之百
其實我的經歷不會比別人多,只是我多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大都沒有出口,就只是在那個名為腦袋的死胡同打轉著
只有一部分的東西可以透過文字描述
而另一部份,則是我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東西,但卻可以在我腦中浮現那個畫面
我發現自己總是在晚上的時候開始想事情,想的無法入眠
東西很多,也很雜,會一項牽連著另一項,不斷地牽連下去
想像力我沒有,但要說聯想力,或許我比一般人來的豐富許多
正因為有著豐富的聯想力,才讓我有著更多備而不用的想法
而那種想法,被一般人稱之為「悲觀的打算」
魔王子曾提到:「樂觀是無能為力的人給自己的安慰。」
所謂無能為力,指的是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依舊無法帶來任何的改變
既然無法帶來改變,不管用樂觀或是悲觀的態度面對都無所謂
差別在於,哪一個能稍微讓自己快樂些
如果說樂觀可以讓現在的自己快樂些,那麼悲觀就是讓未來的自己輕鬆些,怎麼說?
拿一個實力不好的人進場考試做個例子吧
樂觀期許自己考滿分,和悲觀看待自己只考及格來做比較
當自己只考了五十分,樂觀的人會有著與滿分差距五十分的痛苦
相對悲觀的人來看,他只需承受與及格分數差距十分的痛苦
那麼,在面對這樣的成績時,哪一種態度比較輕鬆?
當然,我的前提也說了,是一個實力不好的人
那這樣的意思是說,實力好的人就可以採用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嗎?
不對,因為這樣的說法並不符合數學上「若且唯若」的邏輯定理
應該說:「樂觀思考的人,都是實力好的人。」
但這樣的結論又和魔王子說的話產生矛盾
既然樂觀思考的人都是實力好的人,又豈會無能為力?
因此,這裡面一定有錯
錯就在於,實力不好的人未必要選擇悲觀的態度看事情
錯在不應該將人進行分類,並將某個分類套入某個公式中求得一定的結果
人有自己的想法,要痛苦、要輕鬆讓他自己決定
而不是我提出了一個經驗,你就一定要照我給的經驗去走
在這篇證明了一件事
就是,人不應該根據任何事物進行任何的區分
這樣的行為,只會導致一個又一個的矛盾,如此而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

-
脫掉漂亮卻磨腳的高跟鞋 鎖門關燈背對喧嘩的世界 素淨一張臉收斂了眉眼 錦衣夜行過春天 未完成的戀情停在回車鍵 還掛心的人像風箏斷了線 說過的再見 也就再也沒有見 笑裡融的甜 淚裡裹的鹹 不是緣就是劫 男人追新鮮 女人求安...
-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
-
「Love cannot dwell with suspicion.」 那天回二中的時候,我騎摩托車去 我在騎車的時候沒什麼感覺,當我發現的時候已經騎超過時速六十了 那時候心裡只有一種想法:「好慢,再快一點」 就這樣一直催油門,直到我發現時速超過法定標準為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