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工作越長時間,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時間思考工作以外的東西
所以每次在這邊寫東西,我都得當作最後一次在寫
因為也許沒下一次了
以前一天到晚都在想人活著的意義,或是其他很理想化的事物
當踏入每一天都必須求生存的時候,真的是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那也是為什麼關於藝術、科技往往不是那些生於飢荒地區的人所創造
畢竟,光是要「活下去」就難於一切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檞寄生中關於明菁和荃的選擇
距離第一次看完,應該也是十幾年前了
我以為應該不會再有機會看到有人討論這件事,畢竟都過了好久的故事
可當我再看到這個選擇題時,那故事又浮上心頭
那種五味雜陳的味道,瞬間又那麼蔓延開
這故事我看了十多次,跟電影臥虎藏龍的次數差不多
而這個選擇的問題,只有在看第一次的時候苦惱過
這是我第一次遇上「選擇」的問題,為什麼要強調第一次?因為有第二次
但第二次是另一個故事了,至於有沒有第三次?沒有
不過有機會再談第二次吧
我習慣把自己帶入故事,也就是讓自己做故事的主角
當主角遇上困難時,等同於自己遇上困難
而當我遇上在故事中遇上需要選擇明菁和荃時,那時我很有罪惡感
如蔡智恆寫的一樣:「喜歡明菁是對的,而喜歡荃是錯的。」
這種罪惡感一直揮之不去,直到秀枝學姊的「蘋果梨子論」,才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不管一個人再怎麼好,當你喜歡另一個人的時候,再好都不會選擇他
可是,即便在選擇後,我還是會對這樣的結果很難過
我便問自己:「我為什麼得放掉其中一個?」
這種想法會引發女性的爭議,如:「憑什麼腳踏多條船!」或是「花心!」之類的想法
然而,我並不是這麼想的
我只是單純的,想讓我愛的,和愛我的女人不再流淚而已
如果全部都選,會讓所有人都難過,那我寧可一個都不要
賈寶玉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說:「弱水三千,非盡取,則莫取。」
我的人生有很多原則,但多數都從檞寄生開始
受它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訂閱:
文章 (Atom)
看到Facebook上,提醒我幾年前的貼文,裡面包含了一張明信片 我打開位於左手邊最上層的抽屜,裡面有三張明信片,三張都是同一人寄來 其中一張,就是Facebook提醒我的 我把三張明信片都拿出來,在手上端詳了一陣子 他們分別來自2016的日本,2017的冰島,以及2018的...
-
一句「不動如山」,說得容易做的難 有多難?心不動有多難,不動如山就有多難 久沒有寫東西,腦袋裡連一句話都整不出 很零碎啊,零碎到不知道該怎麼去拼湊 有時候在想,那就乾脆擺爛不要寫就好了 可是內心總是告訴自己,不應該就這樣停下來 因為要是真的停了,就再也動不了了...
-
好幾個月之前,吃飯的聊起了電影,有人問我一代宗師你看得懂嗎? 我說我還沒看過,但應該很好看吧,直到昨天晚上我才又想起了這件事 不過因為晚了,所以到今天早上才看完,事實證明我沒猜錯 至於短短兩個小時裡面涵蓋了多少內容,這也倒不是隻字片語講得完 每個人看一部戲所著墨的...
-
同一張專輯聽啊聽的,如癡如醉 打了一封英文信,打上了英文的地址 不過,是一個電子信箱的地址 而且也不是寄給外國人看的 那為什麼我要用英文寫信? 某些話,我實在無法用中文表達出來 並不是說我沒有那個能力,而是我做不到 或許,正因為是彼此熟悉的語言 表達出來,或許更顯得情感的露骨 所...